郑州和成都开展植物交换 引进了74个新品种

郑州植物园作为集植物学、园艺学、生态学、环境学知识普及和生物多样性资源迁地保育为一体的重要基地,有“中原地区植物基因库”之称。成都市植物园为四川省首家植物园,是国家芙蓉种质资源库、西南木本花卉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省级野生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基地。
2024年以来,郑州植物园积极参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通过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ICCBG)逐步开展与杭州植物园等国内植物园的种质资源交换,让这座“植物基因库”的家底愈发丰厚。
在本次交换中,郑州植物园从成都市植物园引进了74种植物材料,包括30种种苗和44种种子。引进品种中不乏珍稀保护植物,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宝华玉兰、川黄檗,以及岷江百合、太行菊、四川黄栌等特色物种。同时,郑州植物园向成都提供了陕甘花楸、橐吾等42种植物种苗,实现了植物资源的双向流动与优势互补。
“此次交换让郑州植物园进一步扩充了活植物收集数量,为后续开展相关物种保育、科学研究和科普展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郑州植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行引种植物的驯化与保育管理,确保其在园区健康生长。同时,进一步加强国内植物园间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为公众呈现更丰富的植物景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