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国产PFGA行业翘楚复旦微电:净利增10倍背后藏隐
近几年半导体行业一直维持高景气度,在全球“缺芯”影响下,下游应用市场的需求十分旺盛,国内FPGA头部厂商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绩也迎来大幅增长。
复旦微电近期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77亿元,同比增长52.42%;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287.20%;扣非后净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1013.88%。
年报显示,公司主要产品有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FPGA芯片、智能电表芯片等四条成熟产品线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在金融、城市公共交通、电子证照、移动支付、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智能电表,物联网及高可靠应用等众多领域,公司客户包括三星、LG、VIVO、海尔、海信、联想等国内外知名厂商。
背靠复旦 行业景气度拉升业绩
复旦微电成立于1998年,由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商业投资公司联合发起创立。早在2000年即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国内第一家IC设计上市公司,2021年8月份挂牌科创板,形成目前“A+H”资本格局。
根据2021年年报,上海复旦复控科技产业控股和上海复芯凡高集成电路分别持股13.46%和13.10%,为第二、三大股东,背后资方上海国资委和复旦大学分别间接持有9.45%和14.15%的股份。此外上海圣壕、上海煜壕、上海煦翎、上海壕越均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公司3517.20万股份,持股比例为5.07%。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图表1:复旦微电股权结构图
,在国家电网单相智能电表MCU芯片市场份额中,占比排名第一,累计出货量超4亿颗,其它客户包括江苏林洋、威胜集团、杭州海兴、宁波三星、浙江正泰、河南许继、杭州炬华、深圳科陆等国内电表厂。
作为Fabless芯片设计厂商,人才和技术研发是源动力,2018-2021年复旦微电研发投入分别为4.43亿元、5.50亿元、5.29亿元和7.49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1.13%、37.35%、31.31%和29.06%,2021年同比增加41.46%。
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合计83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54.21%。同时在2021年12月实施了股票激励计划,向符合条件的565名核心骨干授予893万股,行权价格为18元/股,行权的条件为2021—2024年4个会计年度业绩目标,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分别不低于40%、65%、90%、120%,销售毛利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50%,65%,90%、120%。
该股票激励计划推出,一方面是基于对未来几年业务高成长的信心,另一方面加强优秀技术人才与企业长期绑定,有助于持续稳定发展。
国内FPGA行业翘楚
FPGA拥有软件可编程性、灵活性、低延迟性、硬件并行性等特性,在新品开发上市的周期成本上具有很大优势,用于升级迭代频繁的应用领域,因此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目前全球FPGA市场呈三大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国外厂商赛灵思,阿尔特拉、莱迪思合计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复旦微电在国内FPGA芯片设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官网介绍,公司于2004年开始在FPGA领域投入研发,2016年推出65nm千万门级FPGA产品,2018年推出国内首家28nm亿门级FPGA芯片,填补了国产高端FPGA的空白,目前在该领域拥有一百多项发明专利。
由于复旦微电产品线比较丰富,既要面对赛灵思、阿尔法特等国际巨头的竞争,也要面对安路科技、紫光同创等国内企业的竞争。
从FPGA产品的工艺制程、门级规模、SerDes 速率等重要性能指标看,
复旦微电产品的性能参数已经可以比肩赛灵思,与国内厂商对比已经走在前列。
图表6:国内外主要FPGA厂商产品性能
芯片种类以拓展新的市场,保持公司在国产FPGA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在最新公布的2月底接待投资者调研纪要中,该公司董秘提到14/16nmFPGA芯片研发进度,将在2022年完成流片并提供产品初样,2023年实现产品量产。公司也在开辟车规级MCU产品、白电MCU产品等方面的新市场、新应用,新产品PSoC芯片2021年已实现千万级别销售。
对于复旦微电FPGA业务,民生证券电子行业首席研究员方竞认为,参考国外厂商赛灵思最大的几个业务板块:宇航与防务、工业与检测、测试与测量,作为对标,FPGA芯片是特种装备产业链上游环节的核心,在高可靠集成电路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复旦微电是国内最早推出亿门级 FPGA 产品的厂商,拥有较好的技术溢价和品牌。
高速增长下的隐忧
根据复旦微电披露的2021年ESG报告,2021年员工薪酬增长率为18.87%,而2019年、2020年薪酬增长率分别为5.40%、15.93%。2019年员工流失率一度达到12.45%,2020年薪酬增长15.93%后,员工流失率降至7.97%,然而2021年尽管薪酬增幅高达18.87%,但员工流失率仍然达到12.77%。
国内芯片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是人才短缺问题,企业间对研发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没有好的人才激励政策,将面临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致使企业无法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财报中应收账款达到4.69亿元,应收票据为3.79亿元,两者合计占营收比例30%,同时固定资产总计5.69亿元,较年初3.47亿增长40.2%,作为一家轻资产的芯片设计公司,固定资产增多或将拉低资产收益率,影响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
另外查询公司招股说明书和2021年财报,2018、2019、2020、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14亿元、9611.79万元、1.12亿元和8898万元,对业绩影响较大,值得投资者注意。
各种因素博弈之下,加之A股目前整体处于弱势环境,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差强人意,自2021年8月4日登陆科创板后,挂牌当日股价到达62.5元/股的高点,然后开始持续回调,截至2022年4月14日股价报收48.8元/股,目前最新总市值397.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