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自己人监管倒计时不足40天!新规下千亿电子烟行

时间:2022-03-27 10:58

  蓝洞报道称,目前已经选定了4家电子烟品牌在广东惠州和福建厦门进行监管试点,主要测试配送、定价等实际执行细则,测试后的相关经验将用于全国监管。“是有可能的,等试点成熟之后再向全国铺开,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否则,5月1日全国施行,对电子烟行业的承受力是比较大的考验。”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表示。

  宝安区发布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鼓励新型电子雾化设备等优势产业企业聚集发展,对新型电子雾化设备等特色优势产业企业,根据增加值增量给予鼓励。

  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2019年吸烟条例草案》,全面禁止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产品。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新法例刊宪后6个月生效,也就是说,下月开始新型吸烟产品无法进入香港。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烟市场,他们对电子烟的态度是有限监管,美国2020年禁止了调味电子烟,但同时允许开放式电子烟和一次性电子烟。

  也有国家选择对电子烟敞开怀抱,比如英国、新西兰等大力支持电子烟。当然,支持不代表不管,也会规定尼古丁的含量,需要合规生产等。

  陈中认为,我国的电子烟新规没有一棒子打死电子烟,既是我国监管比其他国家的进步,也是认可电子烟可为成年烟民的选择,也为产业留下了发展空间。“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我认为对电子烟的监管可能还会有新的变化。”

  “长期来看,今年可能是电子烟行业未来最糟糕的一年。”陈中预计,今年整个国内产业都会是阵痛期,规模缩水。用户需要面临选择,企业需要合规经营,零售端需要洗牌,今年可能会是行业低谷。

  不过他认为,中国在全球的电子烟地位未来仍将是霸主,短期会有波动,但因为成熟的供应链,完善的研发储备,世界电子烟的中心仍然会是中国,监管目前也是鼓励出口,减少了出口的手续,足以看出监管在电子烟方面还是比较开放的。

  观察丨科学推进电子烟新规平稳落地

  5月1日起,电子烟行业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电子烟行业国标也正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新规除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外,还明确提出电子烟零售需申请烟草专卖许可,限制电子烟关键原料尼古丁的供应等。从上述政策可看出,今后电子烟行业基本参照传统烟草监管,严监管时代来临。业内认为,监管落地之后,将改变过去电子烟行业低门槛无序发展的状态,行业步入良性发展期。

  政策加大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虽然此前已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头部品牌也设置了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护系统,但仍有一些商家追求利益向未成年人出售各种口味的调味电子烟。新规后,市场上只能售卖烟草口味的电子烟,深受青少年喜欢的各种口味电子烟没有了,可以减少未吸烟者特别是青少年成为吸烟人群。不过,成年电子烟民的调味需求也将得不到满足,或许会导致他们重回卷烟阵营,甚至滋生黑市、山寨等问题。

  政策在规范国内市场的同时,鼓励出口。电子烟行业是我国少数占据着绝对领先优势的行业之一,作为全球电子烟行业毫无争议的霸主,全球有九成以上电子烟产自中国,87.3%的电子雾化烟公开专利也属于中国,2021年中国电子烟产业出口约1383亿,同比增长180%。且全球现在有8200万电子烟用户,每年以20%趋势增长,站在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门好生意。正因如此,目前东南亚等国对该产业链虎视眈眈,并且在挖中国的电子烟企业。对于这样的优势产业,不能拱手让人。相关部门在规范国内电子烟行业有序发展的同时,也应对企业出口创汇提供便利与扶持,想方设法将产业链、先进产能留在国内。作为集聚了国内90%左右电子烟产能的深圳市宝安区,更应该珍惜呵护这样自然而然形成的千亿级出口产业。

  有专家建言,政策还应考虑行业的短期承受力。自己人从新规落地到实施,仅有一个多月时间,电子烟的主产地深圳、东莞又受疫情影响,产能无法充分发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消化库存与开发新品,以及专营店改成集合店、获得经营许可等,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被认为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外,新规后,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调味类电子烟将退出市场,据电子烟行业委员会数据显示,全国有约5万家线下专卖门店,产业链上下游共有550万人就业。短期过于快速的推进监管落地,需要考量短期内对就业、税收等的影响。

  随着监管落地,一个野蛮生长,充满互联网打法的电子烟行业将成为历史,一个健康规范的新产业正向我们走来,这是产业与消费者的福音。当前行业转向弯急坡陡,各方宜给予充分缓冲时间,科学推进政策平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