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尽管单日成交金额持续超万亿元

时间:2021-09-06 13:48

  9月3日A股成交额超1.5万亿,连续33个交易日超万亿,近33个交易日的累计成交额高达44.68万亿元,这是2015年大牛市以来的第一次,对于如此火爆且持续的成交量,市场更是不断传出关于牛市开端的讨论。

  但A股的走势却一直不温不火,7月1日至9月3日期间,沪指几乎原地踏步,创业板指数甚至下跌超10.8%。那么问题来了:A股每日万亿成交的背后,到底是谁在买?是有增量资金入场?还是场内资金的博弈调仓?

  通过梳理公募基金、北上资金、量化交易和杠杆资金的最新动向发现,A股持续爆量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场内机构资金调仓博弈、量化交易愈发火爆、杠杆资金的搏杀以及炒房资金。另外,每日成交额破万亿与A股市场体量规模的增长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业内人士指出,7月以来,A股的成交金额明显放大,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球流动性仍较为宽松、A股结构性行情致使市场资金频繁调整仓位、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量化交易愈发火爆、杠杆资金的搏杀以及投资者对于相关政策的担忧在减弱,部分炒房资金也开始进入股市。

  连续33天,万亿资金激烈“搏杀”

  A股成交额已经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线日收盘,A股的总成交金额定格在15727.67亿元,再次突破万亿成交额,相比9月2日1.434万亿元略有增加。

  而这已经是A股成交金额连续33个交易日超过万亿元,是2015年大牛市以来的第一次,如此火爆的交投似乎成了当前A股市场的新常态。

  回顾今年以来的A股成交数据,3月-5月期间一度非常低迷,破万亿成交额非常罕见,但进入7月以来,除了7月20日的成交额低于万亿元外,7月至今的46个交易日的成交金额均突破了万亿元。

  如此火爆的交易量,在A股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A股首次成交金额破万亿大关是在2014年末,紧接着,2015年便上演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牛市加持下,万亿元成交额成了2015年A股的常态,当年多达114个交易日成交额超万亿元,期间更是上演了连续99个交易日成交金额超万亿元,创下A股历史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分市场来看,此前成交额被深市“压制”的沪市,近期也开始放量,9月1日一度创出8425亿元的天量成交,是近6年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深市成交金额仍保持在高位,已连续9个交易日超7000亿元。

  尽管单日成交金额持续超万亿元,但A股走势并未走强,仍处于横盘震荡格局,7月1日至9月3日期间,沪指几乎原地踏步,累计跌幅仅有0.26%,创业板指数甚至出现了明显下跌,累计跌幅达10.8%,深证成指同样跌去了6.48%。

  如此火爆的交易量,在A股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A股首次成交金额破万亿大关是在2014年末,紧接着,2015年便上演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牛市加持下,万亿元成交额成了2015年A股的常态,当年多达114个交易日成交额超万亿元,期间更是上演了连续99个交易日成交金额超万亿元,创下A股历史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分市场来看,此前成交额被深市“压制”的沪市,近期也开始放量,9月1日一度创出8425亿元的天量成交,是近6年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深市成交金额仍保持在高位,已连续9个交易日超7000亿元。

  尽管单日成交金额持续超万亿元,但A股走势并未走强,仍处于横盘震荡格局,7月1日至9月3日期间,沪指几乎原地踏步,累计跌幅仅有0.26%,创业板指数甚至出现了明显下跌,累计跌幅达10.8%,深证成指同样跌去了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