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热点

商界聚焦:港股各大机构最新研报(202164)

时间:2021-06-04 21:59

      机构最新研报观点汇总:

      中金:重申敏华控股跑赢大盘评级 目标价升至22港元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重申敏华控股(01999)“跑赢大盘”评级,上调其目标价10%至22港元,仍为行业首选股。此外,公司在品牌、产品及渠道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内销市场也持续扩大,且海外市场订单快速增长。

      报告中称,该行经过与管理层会面及对其渠道调研后,认为公司第二季销售有望延续首季度高增长的势头,因此带动上半财年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小摩:高鑫零售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0.5港元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予高鑫零售(5.88 0.01 0.17%)(06808)“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0.5港元。公司短期重点在于提升销售收入并争取市场份额,因为扩大规模不仅对运营杠杆(尤其是在低利润零售业务中)有利,还可以淘汰竞争对手。该行认为,提升盈利能力只会是公司中长线目标。

      管理层预计,公司今年获客的成本将增至约6亿元人民币,因此其线C销售的营业利润率或下降至少于1%的水平,而去年则为2-3%。管理层澄清,库存共享业务模式类似门店运营,需基于门店资源,因此长期净利润率目标将接近其线%。但另一方面,阿里巴巴-SW(210.2 -0.60 -0.29%)(09988)社区团购业务的批发业务与公司目前B2B业务较为相似,因此长期净利润率或将下调至1%。

      管理层称,公司在蛋白质、冷冻产品方面的具有难以取代的竞争优势,此外,公司具有采购实力,这有助其继续成为阿里巴巴在批发业务中最重要的供应商。管理层相信,批发业务可在中期为公司提供重要的增长机会。

   中金:友邦保险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20港元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予友邦保险(97.95 0.40 0.41%)(01299)“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120港元。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代理团队中享有优势,特别是中层至高端的策略有助招聘顺利及留存代理,同时公司品牌与文化、客户基础、团队与产品均具备对手难以挑战的优势。

     中金表示,目前公司估值合理,维持对其2021-22年的盈利预期。

   野村:港交所给予中性评级 维持目标价513.2港元

      野村发布研究报告,予港交所(00388)“中性”评级,维持目标价513.2港元。管理层称,公司对来自内地交易所的竞争充满信心,因为其作为国际机构,具备利于国际投资者的监管环境,并在提供投资渠道上有独特地位。同时管理层认为,新经济企业和生物科技企业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公司有足够空间发挥作用。

      野村表示,公司管理层正尝试通过内部增长或并购形式去发展数据服务业务,因为其数据服务占整体收入的比例较低。对于早前提高主板上市盈利规定,公司认为措施影响有限,提高相关要求是为确保公司的质量发展。

      管理层称,尽管首次面对全球竞争,但目前公司稳定的交易量和未平仓合约数符合进度,公司希望采取增加MSCI产品的假期交易及交易时间、创造一站式生态系统,以及提高资本效率等措施提高竞争力。

   瑞银:敏华控股目标升至24.5港元 给予买入评级

      瑞银发布研究报告称,原材料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上升,为家私行业的生产者带来挑战,但相信敏华控股(01999)可以渡过。目标价由22.5港元上调8.9%至24.5港元,评级“买入”。

      报告中称,透过成本控制与提价,公司有效将消除成本上升因素,并令2021财年下半年毛利率大致维持。虽然公司过去两次提价,但终端需求仍有强劲增长,显示出强大的定价能力。随着原材料价格回落,相信未来数季公司仍然可以享受红利。

      花旗:中国电信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6港元

      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维持中国电信(2.46 0.02 0.82%)(00728)“买入”评级,目标价3.6港元。公司认为工业数码化业务增长率预计较去年的9.7%翻倍增长。

      报告中称,公司管理层指今年目标服务收入增长高于去年的4.5%增幅。以板块划分,流动服务收入增长高于去年3.5%的水平,流动ARPU增长不低于首季的2.7%增幅,源于5G日趋普及,以及5G提振ARPU增长;固网服务收入增长目标高于去年的5.5%增幅。花旗认为,5G加快普及与企业收入增长可助力中电信达标。

      该行认为,今年来自监管的流动收费降价压力较低,流动数据费已降至十分大众化水平,即使5G计划较4G收费为高,随着向5G迈进,有效流动数据费将自然下降。竞争角度而言,管理层预计焦点在网络质素及增值服务,如VR/AR,以开展5G服务。竞争预将维持良性,电信商在推广5G上依赖服务质素多于竞争。此外,管理层过去指引今年股息稳定,由于首季势头良好,对向股东带来较佳回报持开放态度,将处置部分服务及业务,预期出售收益可抵销A股上市带来的每股分派摊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