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经济常识:恒大债券评级
个人投资者如何购买公司债券
可以通过证券公司开立证券交易账户就可以买卖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和企业债。
最低购买是1手,等于10张,每张大约100元左右(具体价格视市场波动),即1000元左右!
参考资料: 玉米地的老伯伯原创,拷贝请注明出处
恒大集团负债逼近两万亿,将如何翻身
恒大集团负债逼近两万亿,将如何翻身这究竟什么原因呢前段时间一直流传着恒大集团因为负债过重,正在准备申请资产重组。据说资金数目相当大,高达两万亿,再度登上热搜。因为没有办法继续偿还债务,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不过这种情况大家不必过多解读,毕竟如今哪家房地产企业,没有负债呢,凡是从事这个行业,负债率都是最高的。至于说资不抵债,明显有些夸张,目前还没有达到那个地步。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重组,可能导致链断裂,违约产生风险性会更大。影响上下游企业正常经营,不利于发展。公司在报告中提到,如果不能按时偿还1300亿元本金,还有137亿元分红,恐怕企业发展真的危险了。
本身这个情况,就是银行是债主,如果不按时还钱,银行就会通过各种措施,来封锁企业日常的活动。不过若一个集团欠下巨额债款,相对来讲,银行更希望企业长远发展。
事实上财政危机,在恒大已经不一个可以回避问题,企业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为了缩减公司开支,恒大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活动,部分区域公司裁员率,甚至超过了35%。还打算降价卖房,能够快速回笼相关资金。另外发行40亿元债务,提前偿还美元债券,汽车行业更是登陆到科技版。
虽然恒大已经频繁有大“动作”,但是短时间很难解决财政危机问题。存在着一些“不利信号”,穆迪将中国恒大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还有苏宁,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如果明年1月份恒大地产不能如期在境内重组上市,苏宁计划要求拿回之前投资的200亿人民币。
哪个证券公司持有恒大1千多亿债券
东,,,,证
什么是中国恒大美元债
3月17日,中国恒大(HK.3333)发布公告,公司成功发行3年期与5年期合共15亿美元优先票据。这成为亚洲房地产企业高收益债券市场史上最大规模的美元债纪录。
恒大紧急辟谣资产重组事项,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近关于恒大集团请求广东省支持资产重组项目的报告火了,报告中指出如果资产重组不能如期完成,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风险,这个消息的发出,恒大集团股价大幅下跌,但紧接着恒大集团发布声明称,这个文件纯属凭空捏造,而且恒大已经报案,要用法律武器维护公司权益。
其实恒大资产重组的事情也不是一个新话题了,之前恒大就有过要与深深房重组的计划,从2016年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的时间重组协议都没有得到批准。而且在今年年初恒大就已经计划引进战略投资1400亿元,还和这些投资人签订了对赌协议,协议中明确了在期限内如果没有完成重组,那么投资者就有权要回股权或者相应补偿。距离协议截止日期只剩下4个月的时间,重组是否成功关系到恒大未来的发展。
尽管恒大已经发布了辟谣,但从恒大的半年报显示,半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3.7%至25%,而恒大的解释是上半年公司利润下降是因为在做全国促销,而且回款率是有明显提升的,但也承认了恒大在努力降低债务。但是根据恒大现状来看,资金链的压力确实很大,除了上半年业绩不够好之外,恒大开始对房产进行7折销售,为的就是希望借助金九银十能回笼一部分资金。再加上恒大在上半年投入相当高的资金拿地,导致恒大在未来很难再有息负债了,留给恒大的道路只有增资扩股,或者资产重组,再加上国内已经停止房企在A股上市,所以恒大资产重组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但却始终都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总而言之,不管恒大怎样辟谣,资金压力都是不争的事实,1400亿即将到期的负债,不理想的业绩,几乎关闭的融资渠道,都让流成了一个大难题。
恒大08年资金链断裂,怎么活过来d
2008年,许家印和恒大差一点就倒下了。
此前,恒大在全国市场攻城略地,品牌、团队、土地和管理这四大条件皆备,唯独欠缺的是资金。2008年3月,恒大地产启动了登陆港交所的路演,市场对其估值一度高达1200多亿港元。这不但意味着许家印有望以800亿港元身价成为内地首富,更能让恒大在全国各地铺开的战场上弹药充足。
然而,风云难测。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恒大上市融资的计划被迫搁浅。这几乎成了当时房地产业跌入低谷的标志性事件。SOHO潘石屹此时断言:房地产业将在百天之内产生巨变。
业界一时风声鹤唳,而恒大则深陷漩涡中心。当时,恒大向全国拓展的37个项目中,仅有4个项目达到了开盘销售的标准,资金缺口一度高达120亿元以上。在舆论的渲染中,这成了当年业界最悲壮的一幕,而雄心勃勃的许家印,则被描述成“野心膨胀的人”。很多人等着恒大倒下,以印证“百日巨变”的预言。
许家印回忆当时说:“很多人觉得恒大过不去这一关,他们不了解恒大。我随便卖几个项目不就回来了但我没有这样做。为什么我心里对局势是有底的,我们还没到卖项目的地步。况且,那么困难的时候,我们九百多名中层以上干部,没有一个离开。”
看似四面楚歌,实则冷静走局。为了补上资金缺口,许家印奔赴搬救兵。通过此前恒大开盘请明星助阵,许家印认识了英皇老板杨受成,借助杨受成的人脉,许家印又认识了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
关系虽然打通了,但谈判过程却一波三折。恒大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钧透露:“我们在那边谈谈,谈得差不多了,这边突然蹦出一个大负面新闻,投资方就想,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再等等看吧。”
谈判拉锯战似地持续了三个月,许家印心急如焚。为了取得郑裕彤的信任,在这三个月里,许家印每周都要和郑裕彤吃一次饭,并去郑家打牌。他跟郑裕彤玩锄大地,跟其子郑家纯斗地主,有时牌瘾大还会玩至深夜。尽管许家印不太会讲广东话,郑裕彤又不会说普通话,语言交流比较困难,但两位在牌桌上你来我往,玩得不亦乐乎。
这番苦心并没有白费,郑裕彤成了帮助许家印渡过难关的关键人物。2008年6月,郑裕彤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和美林银行等投资机构,总共斥资5.06亿美元入股恒大。其中,郑裕彤通过旗下周大福以1.5亿美元买入恒大3.9%的股份,成为这轮私募中的领头羊。
趴在账上的5亿美元,加上郑裕彤的力挺,使恒大负债率一举降至65%,也让许家印缓过一口气。他随即重新布置了全国37个项目的开发进程,重点突破其中18个项目。撑到十一黄金周时,18个楼盘全部齐开,恒大不仅以7.5折的“割肉价”销售,还在几个重点楼盘请来了明星造势。比如,广州恒大金碧天下开盘请来古天乐和李冰冰,单日斩获销售额2.5亿元;武汉恒大华府开盘则请来谢霆锋和范冰冰,当天创下2.8亿元的武汉楼市销售纪录。
断臂求生,危局逆转。“低价+明星”的促销手段,在短短两个月内,为恒大回笼资金近50亿元,迅速盘活了其他急待资金输血的在建项目。2008年恒大销售收入达到118亿元,第一次跻身国内房企的“百亿俱乐部”,许家印终于涉险过关。
至此,恒大地产已然形成了一个商业闭环——以中央集权的管理,确保标准化的运行,标准化进而推进快速开发,而后再用“低价+明星”引爆市场,随即产生流反哺总部。这一闭环,有条不紊地高速回转,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2009年市场转暖,恒大上半年销售额便突破了百亿元,销售面积位列全国三甲,许家印借此一扫晦气,重启了上市计划。11月5日,恒大地产成功登陆港交所,当天股价大涨34%达到4.7元,郑裕彤联手国际资本投入的5.06亿美元,收获了6.6亿美元的利润,而凭借68%的持股比例,许家印以480亿港元一举成为当时的内地首富。
- 上一篇:半导体调整-周后重新上涨
- 下一篇:经济常识:IPO如何保持股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