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季度 或将维持高位
调整连续而非突发,继续谨慎。十月:青黄不接的风险。何时积极:待月底政治局会议定调。轻仓低估值,茅指数稳增,基建周期待再发力。
调整连续而非突发,继续谨慎。宽基指数自9 月中旬以来持续回调,跑赢市场愈发困难,9/13-10/12 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4.4%,上证-4.2%。流动性收紧引致的调整猛烈急促、难以防范,但基本面下行引致的回撤是稳定趋势、可以追踪。我们前期报告《红十月效应,有哪些风险》中提出的四大风险仍在发酵:经济下行(显性)、宽松延后(隐性)、美债上行、外盘波动。
十月:青黄不接的风险。经济下行的风险是显性的,国庆节前公布的9月PMI 跌破50%,节后央行公布的Q3 储户问卷调查中,就业、收入状况创2020Q3 以来新低。隐性风险在于市场期待的宽松仍需等待,近期债市大跌,降准预期下修,即将公布的9 月PPI 可能突破10%高位,通胀或对降息形成掣肘。
何时积极:待月底政治局会议定调。滞胀的症结是流动性陷阱,今年不担忧流动性收紧,导致压通胀杀估值,但需要更明确的稳增长与宽信用,助推经济企稳。10 月底政治局会议或对地产、双控、消费、增长释放更为明确的信号,稳定预期。
轻仓低估值,茅指数稳增,基建周期待再发力。短期仓位比结构更重要,着眼未来6-12 个月,求稳较求高占优,风格偏向低估稳增,2018-2020年茅指数的最大优势是稳:三年零增长的市场下,稳增是稀缺的,白酒、医药、互联网龙头已进入布局期。周期近期调整与供给侧双控放宽有关,但基建发力的需求侧逻辑未变,9 月专项债发行5200 亿元,三季度首次超计划额,按照11 月底前专项债发行完毕,10-11 月均发行6000 亿元,四季度PPI 或将维持高位,往后基建相关的周期仍会发力,建筑建材、交运、机械、钢铁。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蔓延、疫苗有效性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通胀短期大幅飙升,货币政策快速收紧;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