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因此通胀往往率先发生于资源国和工业国(新兴
1)通胀是逐上游向下游传导的,因此通胀往往率先发生于资源国和工业国(新兴市场国家),再进而传导到消费国(发达国家);2)在这种传统模式里,新兴市场国家发生通胀是因为发达国家输出了货币,于是全球的通胀就形成了闭环,且具有高度的全球联动性。
而2012 年之后,似乎汇率成为了全球通胀的一个全新的变量:
1)一个背景是:全球生活必需品的供需逐步变得稳定,因此供需不再像以前那般使得消费品价格剧烈波动,于是,汇率的定价作用就凸显了出来;2)事实上,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变化在2012 年后变得与其通胀形势尤为相关,尤其是资源国这种生活用品主要依赖于进口的经济体。
这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
1)新兴市场国家不再与发达国家的通胀走势强相关,毕竟汇率是零和的(有货币升值,必然有货币贬值);
2)资源国更加频繁地陷入米德冲突之中,为了缓解这一压力,新兴市场国家比之前要更加重视汇率的稳定性。
正因为此,一轮全球的加息竞赛随之开启:
1)发达国家加息的确迫在眉睫,发达国家这次的通胀形势罕见地胜于新兴市场国家,原因是消费品的产出和进口明显受限;2)一旦发达国家收紧货币,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必须加息,甚至要比发达国家加得更快更猛烈。
单从贸易及通胀的角度考虑,中国大可不必参与到加息竞赛中来:
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产出国,其本身的通胀几乎完全是内生的;2)中国的唯一风险敞口在于上游资源的价格暴涨,为了化解这一压力,中国只上调汇率,而不上调利率水平。
然而,中国的低利率政策其实并未可以撑很久:
1)当前中国的资本项已经转为逆差,其压力已经初步显现;2)如果想逆转这一压力,中国仅仅动汇率是没用的,毕竟外资更加重点的考虑是中国资产的内生回报率(利率水平),债券市场所面临的压力是偏大的;3)这一轮加息竞赛的结束的必要条件是全球的利率水平足够高,且高利率使得通胀交易逆转,至少目前来看,我们离加息竞赛的结束还有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