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A股震荡观察录:公私募是如何维持信心的?基金
A股的一次下跌打破了众多投资者的预期,三大主流股指跌幅均超过5%,上证指数收报2928.51点,而沪指上一次收盘跌破3000点还发生在2020年6月30日。
行业板块除了煤炭之外,几乎“全军覆没”,电子板块的跌幅排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首位,超过了35%,其余板块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沪指收报3278.33点,就在前一日沪指跌破了3000点,当日在金融股的反弹带领下,“3000点保卫战”最终有惊无险。今年4月25日,沪指跌破了3000点,收报2928.51点,有关“保卫战再次打响”的调侃声音也在各大平台传出,但这一次的主角不再是证券、银行为首的金融股,率先反弹的是近两年最火热的新能源板块。
沪指的收盘点数还在3600点之上。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不仅4月份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年初以来的整体投资体验也同样糟糕。
有173只混合型基金和177只股票型基金年内净值跌幅超过30%,最大净值跌幅已经接近45%。
年内净值跌幅超过24%,一季度末规模环比减少约72亿元。一季报显示,中欧医疗健康的重仓股主要来自医药生物、医疗器械等板块,基金经理葛兰在业内也有“医药女神”的称号,生物医药科班出身的她重仓股也大多来自这个行业。
上证指数累计反弹9%,核心赛道如新能源汽车指数、光伏指数,均已接近或触及3月中旬本轮上海疫情爆发前的点位,基于疫情好转、供应链修复带来的盈利改善交易基本完成。而短期疫情冲击过后,国内经济仍面临库存周期高位、经济增长放缓,叠加美国库存高、生产能力恢复、零售回落,对出口产业形成拖累,因此仍然需要强力政策以扩大内需,也使得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存在较高预期。虽然基本面和海外风险目前尚未出现转机,但上海疫情已有明显好转,且LPR调降落地,宏观流动性环境明显改善,这将为市场底部抬升提供支持。
今年以来共有76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这其中包括基金公司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自掏腰包购买的基金,也有一些“发起式”基金按照成立条件,需要公司和高管进行认购一定金额。
实际上,早在年初市场持续下跌时,就有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基金等20多家基金公司自购,也有基金公司持续加码自购,更多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每日每户限额的限制也得到了放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知名私募公司也在今年以来进行了大手笔自购。知名私募宁泉资产在4月26日宣布运用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基金1.1亿元,完成该笔投资后,公司共计持有旗下基金约2.1亿元。据了解,宁泉资产背后的实控人便是兴全基金原总经理杨东。杨东曾在2007年市场高位时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此后他也多次写信为投资者提示投资风险与机会。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有15家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宣布自购,自购资金规模合计超过20亿元,其中,九坤投资自购金额为3.6亿元,宁波幻方量化自购金额为3.5亿元。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20亿元至50亿元,5亿元至10亿元区间的私募公司中,均有自购产品的行为。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自购不仅可以提振市场有心,还有利于自家产品的口碑营销。“私募自购,一方面是认可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底部区域,对接下来的市场行情充满信心;另一方面通过自购这种利益捆绑的方式,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投资者非理性赎回带来的损失,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表示。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眼下最重要的是根据市场走势和多种不确定因素来迅速作出仓位调整。
据有关券商统计数据,一季度公募基金增仓银行股,减仓电子股,而银行股在内的金融股目前估值仍处于低位。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最想了解的还是接下来A股究竟会是何种走势,目前是处于筑底区间还是会有明显反弹?
招商基金认为,展望A股未来,尽管当前政策效果不明朗且仍需时间摸底,但投资者已转向开始正视稳增长,开始更加积极地寻找低估或错杀的投资机会。其中,业绩确定性仍然是未来市场聚焦的核心风格,市场或将从关注单一的业绩确定性转向关注业绩确定性的边际改善,其中稳增长稳需求的投资主线将会开始真正显现。将重点关注银行、地产、基建板块;此外,参考历史上“稳增长”政策周期下行业之间的接力,大消费板块,包括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以及社服板块,有望逐步迎来较好的配置机遇。
“尽管近期市场有所反弹,但其性质主要是超跌反弹,背景是去年四季度以来A股连续大幅度下跌,绝大多数个股价格依然在历史底部区间”,长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向威达表示。
“我们感觉虽然短线反弹可能告一段落,但中期角度看 A股绝大部分风险基本释放,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考虑到短期反弹有获利回吐的压力,未来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年政治生态又相对比较复杂,短期经济回升有难度,外部环境也日趋严峻,我们认为,未来一到两个月A股总体还是以震荡筑底反弹为主要格局,短期内对反弹高度不宜期望过高。”向威达表示。
某位私募投资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表示,短期来看,很难判断是否有积极因素出现,目前更多的基金投资者还是更偏向于右侧投资,但基金经理则更希望能够提前在左侧埋伏,导致目前很多基金都在面临着大额赎回压力。该投资人士认为,市场底部大概率要到6月份才会形成,当前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减少投资者的“追涨杀跌行为”。
正所谓“熊市不言底”,某私募投资经理表示,沪指在此前跌入3000点以内之后,市场中的某些资产开始呈现出一些较好的性价比,但目前来看需要等到基本面好转,以及宏观经济层面的担忧消失,可能才会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
向威达认为,对A股当前的点位和估值,投资者不必过度悲观,而应该从战略上对基本面扎实、长期景气度向上、低估值、高股息的公司逢低布局。结构上,继续逢低关注稳增长相关的基建产业链和地产产业链,包括建筑建材、煤炭、钢铁和银行等方向;从中长期、战略和国家安全的角度,重点关注科技、军工、新材料等板块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继续重点关注农业农药、化肥及医药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