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我们为此也都反复说明

时间:2021-08-22 06:09

  许多股票的上涨,都值得大家积极的思考,并由此展开,作横向与纵向分析和研究,但在投资的方向上,还是要能够走向纵深处,坚持作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纵横交错,又要独立客观,不是一般的深度研究,确实不容易做到。对于许多普通投资者而言,所面临的往往是基本认知的缺陷,造成在长期逻辑上的短视化。

  这大多数都是先天不足,又随着年龄和生活环境而造成后期难以弥补。所以更多的投资者走向表面分析,也就是我们看到的K线或均线解读,但这只是表层现象,并不能完全表征企业内核。

  我们阐释,业绩驱动企业成长,才是未来投资的核心思路和方向。我始终推崇这个投资路径,鼓励大家不要走偏路。即使这几日出现一些大型股票的强势局面,但我们依然要明确,尊崇头部思想,龙头战略。

  所以,周三我们看到券商里大涨的个股,多数都是一线券商,头部效应突出。而今日表现出来的科技板块也是如此,主要集中在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股票,压低反拉再涨,甚至有许多续创新高。

  还有在多板块轮动上的阐释,比如长安的涨停,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就是在技术优势和基本面双驱动下,得到大肆表现,投资者合力作用凸显。但这里面的内在逻辑,我们在亮学堂里持续阐释要注意第四季度的催化。

  业绩驱动往往对股价的推动力更强更持久,这才出现资源有色类股票的持续强势,早前的化工板块仍然在表现的如火如荼,这些企业背后都有着确定性的业绩增长,而且有未来数个月的持续上涨来支持股票价格高企。

  我们认为,接下来仍然要如此来思考投资路径和方向。我们为此也都反复说明,甚至也和大家讨论关于军工的逻辑,许多企业在过去几个季度都保持高增长,这也助推了股价的持续表现,走出趋势性的涨势路径。

  关于这些我们都讲解的比较多,大家一定要重视。按照我们对未来行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半导体芯片、新能源、资源有色、智能汽车、高端制造、通信物联网领域,统统都可以纵向深度研究,以挖掘自己的投资品种。

  即使你还是仅从技术结构上选择投资标的,也要尽可能在同等条件下,更多的考虑业绩更优秀的个股,成长性更足的企业,往往股价的表现也会更优越,拉长时间来看,就能够比较出来差距。

  我们给出的建议,仍然是能够将基本优秀叠加技术优势的个股,作为当下主要的参与对象,这同时考虑了人的因素,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投资思想。大盘的情况,不要在乎涨跌,沪深300的第二支脚渐行渐近,可以把心思放在个股上。

  明天周五,周线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劣势,不支持太激进,策略上仍然需要做些总仓位的管控,不要太激进,以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