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经济常识:市盈率估值指标公式
股票估价公式计算
这个题出的有问题,这样出的太简单了,因为即便不考虑分红,2年30%的收益率(13-10)/10,复利年化的收益率也高达14%,高于12%,因此可以买。
当然这个题正规的做法是把收率折现,与10比较,大于10就买,小于就不买。
2/1.12+(13+2)/1.12的平方。得出的结果是13.74,也就是说如果该股票2年后市价13元,且2年中每年股利2元,企业要求的报酬率12%,那个该股票当前应该值13.74元,而市场价格10元,超值,所以买入。
公司估值的各种计算方法
内容来自用户:王彩霞
公司估值的各种计算方法1、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
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动态市盈率(PE)是指还没有真正实现的下一年度的预测利润的市盈率。等于股票现价和未来每股收益的预测值的比值,比如下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股票现价除以下一年度每股收益预测值,后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现价除以后年每股收益。
Canadian Investment Review的George Athanassakos研究过,对于大公司为主的NYSE的股票,买入低Forward P/E的股票表现更好,而对于较多中小公司的NASDA股票,买入低Trailing P/E的股票表现更好。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所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
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较为成熟、偏后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比如根据传统财务理论,战略型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
什么是市盈率估价方法。
1.市盈率相对价值法
股权流量法在概念上很健全,但是在应用时会碰到较多的技术问题。有一种相对容易的估价方法,就是相对价值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类似企业的市场定价来估计目标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它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一个支配企业市场价值的主要变量(如净利等)。市场价值与该变量(如净利等)的比值,各企业是类似的、可以比较的。
其基本做法是:
首先,寻找一个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变量(如净利);
其次,确定一组可以比较的类似企业,计算可比企业的市价/关键变量的平均值(如平均市盈率);
然后,根据目标企业的关键变量(如净利)乘以得到的平均值(平均市盈率),计算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
相对价值法,是将目标企业与可比企业对比,用可比企业的价值衡量目标企业的价值。如果可比企业的价值被高估了,则目标企业的价值也会被高估。实际上,所得结论是相对于可比企业来说的,以可比企业价值为基准,是一种相对价值,而非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
相对价值模型包括股权市价/净利、股权市价/净资产、股权市价/销售额等比率模型。本文只讨论一种最常用的市价/净利比率模型,即市盈率模型。
(1)基本模型
市价/净利比率,通常称为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净利
运用市盈率估价的模型如下: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的每股净利
该模型假设股票市价是每股净利的一定倍数。每股净利越大,则股票价值越大。同类企业有类似的市盈率,所以目标企业的股权价值可以用每股净利乘以可比企业的平均市盈率计算。
(2)市盈率模型的适用性
市盈率模型的优点:首先,计算市盈率的数据容易取得,并且计算简单;其次,市盈率把价格和收益联系起来,直观地反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再次,市盈率涵盖了风险补偿率、增长率、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综合性。
市盈率模型的局限性:如果收益是负值,市盈率就失去了意义。再有,市盈率除了受企业本身基本面的影响以外,还受到整个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在整个经济繁荣时市盈率上升,整个经济衰退时市盈率下降。如果是一个周期性的企业,则企业价值可能被歪曲。市盈率估价模型被误用是很常见的事情。
因此,市盈率模型最适合连续盈利的企业。
(3)市盈率模型的应用
相对价值法应用的主要困难是选择可比企业。通常的做法是选择一组同业的上市企业,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市价比率,作为估计目标企业价值的乘数。
市盈率取决于增长潜力、股利支付率和风险(股权资本成本)。选择可比企业时,需要先估计目标企业的这三个比率,然后按此条件选择可比企业。在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增长率,应给予格外重视。处在生命周期同一阶段的同业企业,大体上有类似的增长率,可以作为判断增长率类似的主要依据。
乙企业是一个制造业企业,其每股收益为0.5元/股,股票价格为15元。假设制造业上市企业中,增长率、股利支付率和风险与乙企业类似的有6家,它们的市盈率如表1所示。用市盈率法评估乙企业的股价被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
由于:股票价值=0.5×28.1=14.05(元/股),实际股票价格是15元,所以乙企业的股票被市场高估了。
“价格/收益”的平均数通常采用简单算术平均。
2.市盈率指标单独运用
当然,市盈率作为相对价值法的一个模型进行相对估值评估外,市盈率本身也是用来直接判断股价过高还是过低的最广泛、最流行的一个指标。只考虑市盈率当然不行,但是毕竟非常容易取得,正确运用,也有很大作用。
正确运用市盈率估值,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给予我们很多忠告:
首先,不要过于相信专家对公司收益的预测;
其次,低市盈率股票并不一定值得购买,往往一些业绩不好,增长长期缓慢的公司也都在低市盈率之列;
再次,千万不要购买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一定要充分、全面比较,与行业平均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进行比较,一家公司市盈率特别高,那它的收益必须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才能表明其股价是合理的,否则投资者要收回投资所用的年数可能要比投资者的寿命还要长。20世纪60年代,美国EDS股票市盈率竟然高达500倍,意味着公司收益保持不变,你也得花5个世纪(500年)才能把最初投资收回来,尽管后来,公司的业绩表现和收益都超预期的好,但是1974年股价仍然从40美元跌到了3美元,这大跌也许与公司本身经营业绩无关,是因为股价过于高估。
最后,林奇的经验指出,市盈率与增长率进行比较可以分析股价是否高估:“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它的股票定价合理,那么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将等于公司的增长率。”“一般来说如果市盈率只有增长率的一半,那这家公司就非常不错了。如果市盈率是增长率的两倍,那么这家公司就差些了。” 当然,这些是林奇先生通过大量实践得到一些判断体会,投资者可以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本文摘自德续会计本科论文:《股票价值评估的意义与方法》
市盈率计算公式怎么算
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一、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也称“本益比”、“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简称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由股价除以年度每股盈余(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结果)。计算时,股价通常取最新收盘价,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计算,称为历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计算预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预估值,一般采用市场平均预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踪公司业绩的机构收集多位分析师的预测所得到的预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谓合理的市盈率没有一定的准则。
二、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市场广泛谈及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静态市盈率,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
注: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
市盈率的计算公式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普通股每股受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简单地讲,就是股票的市价与股票的每股税后收益(或称每股税后利润)的比率。例如:某股票的股价是24元,每股年净收益为0.60元,则该股票的市盈率为24/0.6=40元。其计算公式为:S=P/E。其中,S表示市盈率,P表示股票价格,E表示股票的每股净收益。
很显然,股票的市盈率与股价成正比,与每股净收益成反比。股票的价格越高,则市盈率越高;而每股净收益越高,市盈率则越低。
股民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在选择股票投资品种时,一般都倾向于投资那种购进成本(购买股票所需的价格)较低,而收益(在这里就是每股净收益)较高的股票。按照公式来看,就是P应较低,而E则应较高,这样,S是越低越好。因此,购买股票的股民进行股票投资选择时,一般都要测算或查阅各股票的市盈率。
怎样分析股票市盈率与股价的关系
股价越高的股票,收益相对越低,其动态市盈率越高,估值也就相对偏高;那么股价越低,收益相对越高,其动态市盈率越低,估值也就相对偏低,越是低估价值,后市上涨空间相对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