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那时记录的方式并不是我们今天知道的线的样子
我们每天在这4个小时里,面对着上下跳动的价格,始终期待着每一个下一秒会有奇迹的出现。每一个投资者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不错的分析师,最少都是自己的分析师。我们都知道股票来源于西方,现代股票交易制度也是起源于西方,但是我想问大家一句话,你知道我们每天说的阴线和阳线来源于哪里吗?
计算机用于证券投资来记录交易是1990年开始全球推行的,在这之前,股票价格的记录都是手工来完成的,那时记录的方式并不是我们今天知道的K线的样子。今天的K线年前的日本江户时代。当时的大米在日本属于“硬通货”,可以用以交易其他物品的支付工具,在大版地区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米市。在这个时期大米主产区的酒田县产生了一个专门为国家筹集粮饷的家族,这个家族在1717年出生了一位后来成为非常传奇而出色的商人,本间宗久,小名加藤吉作,从小就开始跟着父亲开始学做生意。1750年,本间宗久主政了家族的生意。当时正是《易经》在日本传播的鼎盛时期,本间终久喜欢研究中国文化的《易经》。受《易经》中阴阳变化力量的启发,发明了用阴阳符号来记录米市价格的特殊方法,也是他的秘密方法,并且在长期的数据形成后,他总结了一套因据历史阴阳线的形态来分析预测未来米价走势的方法,后来被成为酒田战法。成就这位当年日本交易之神的地方就是堂岛会所,据说他创造了连续一百次交易不败的记录(笔者认为有后人为了宣传夸大之嫌)。
究竟有什么证据能够佐证这一切吗?当然是有的。我们中国的《易经》有64卦,也就是描述事物发展的64个阶段。那么本间终久当时发明的阴阳线来记录米市价格的符号叫什么呢?在日语中叫做“罫”线,日语读作Kei线。这个就发就发沿用了《易经》64卦的叫法。
那么,本间宗久的这套阴阳K线又是怎么传到全世界的证券交易市场呢?这就要从美国的注册市场技术分析师史蒂夫.尼森说起。这位华尔街了不起的分析师,是尼森研究国际公司的创始人。他的成名正是从向西方社会推荐本间宗久这套记录价格变动的阴阳K线开始的。他的最有名的著作就是《日本蜡烛图技术新解》。从此以后证券期货市场开始使用阴阳K线来记录证券价格。在计算获得应用后,我们才有了今天的交易软件使用的阴阳K线体系。
虽然史蒂夫.尼森对世界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他没有中国《易经》文化的底蕴,他也仅仅学习到了用来记录价格变动的罫K线,对于阴阳力量转化的天道却义务所知,他并不知道这些K线还深刻的表示着市场上阴阳力量相生相克的天道原理。说到这里,我们中国才是易经文化的源头,我们更应该能够把阴阳K线变动的内在规律发挥的更好。
至此,大家明白了证券市场阴阳K线的来源了,但是对于证券分析,这还是远远不够,真正能够做到本间宗久百战百胜,还需要学习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也许,今天我的能够启发更多的中国投资者从易经智慧中学习进步,未来也能有几个中国人成为全球的金融大鳄。
最后我列举几个可能大家耳熟能详的易经关于阴阳概念的词语供大家分享,学习,如果你能够悟道其中哲理,我相信对日后的投资大有助益。纯阴不生,纯阳不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