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不是靠依赖投资更多的下游巨无霸组装和加工工

时间:2021-08-15 21:34

  根据财政部、工信部今年年初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2021—2025年将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分三批(每批不超过三年)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的“小巨人”

  作为入选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金博股份总经理王冰泉对《科创板日报》表示:“我们认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评选有利于鼓励企业将精力和资源集中于一点做深做精,有利于引导企业按照稳健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强做大,从而形成中小企业从数量优先向质量优先的发展转型,提高中小企业的存活率与发展后劲。获评小巨人是荣誉,是鼓励,也是动力,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度,提高了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期望各级机构持续小巨人的成长,按照隐形冠军的要求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常青树。”

  高瓴投资的纳微科技于今年6月在科创板上市,是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认为,走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之路,将成为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决胜着力点和关键所在。

  “当前,中国要主导任何战略性产业,促进国家经济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是靠依赖投资更多的下游巨无霸组装和加工工厂,而是需要培育更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部件的上游隐形冠军企业,从而在重大产业上拥有核心竞争力,才能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瓶颈。”

  同样是第二批入选的国盾量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科创板日报》表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其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国盾量子很荣幸可以入选该名单,我们将更有力量进一步推动国盾量子高质量发展,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把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不断转化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工程应用,推进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技术的产业化。”

  “小巨人”们整体业绩不俗

  天风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新一轮股市周期的开启,就是在高景气方向中,不断挖掘未来潜在的核心资产,而官方提供的“专精特新”的名单,相当于帮助投资者缩小了范围,这些“小巨人”中可能走出未来的核心资产。

  从市值角度来看,科创板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市值分别为105.71亿元,50亿市值以上公司占比超6成。其中27家市值破百亿,28家市值在50亿-100亿之间。

  截止8月6日收盘,市值最高的为凯赛生物,达到473亿元。其主营业务为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从营收来看,入选企业2020年平均营收为7.14亿,三年营收复合平均增速高达31.67%,归母净利润平均值为1.39亿。其中,圣湘生物、欧林生物、之江生物、芯碁微装四家企业的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从研发投入来看,入选公司2020年平均研发支出为5512万元,研发支出占公司营收比平均为11.33%。其中,天智航、科德数控、赛诺医疗、国盾量子四家公司的研发费用率超45%。

  浙商证券认为,“专精特新”政策支持创新型重点中小企业,并支持其加快上市步伐,有利于促进科创板发展。长期来看,“专精特新”政策释放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加快我国补短板补链完善内循环,有助于促进“卡脖子”环节的突破,有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有助于涌现更多优质上市公司,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