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另部分由产品消费者承担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至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将近一个月,整体运行平稳、交易价格稳中有升。相信大家对于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走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形成全国性的合理碳价为什么很重要?对耗能行业将有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很关心,今天期点通就与大家来分享一下,看看中石油研究员怎么说。
碳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减排成本,由于碳配额的供应总量由顶层设定,与政策导向相关。在碳配额总量确定的情况下,碳价则由市场决定,需求超出预期,碳价会上涨,反之亦然。碳价越高,区域减排成本越高,可接受的边际减排成本也就越高。
碳价波动率越大,碳市场越不稳定。碳价及其波动率会通过“信号-预期”机制对企业低碳投资产生影响,企业为降低风险,会通过在价格低点购入碳配额实现履约,会影响供应链低碳技术采纳时机,最终影响减排目标的达成。
三、碳市场对耗能行业利润的影响
一是行业边际成本的变化,碳市场建立之后形成碳价,导致碳排放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加,且碳排放强度越高的产品,成本增加越显著;二是价格和需求的变化,碳价格引起的增量成本,一部分由生产企业将碳排放打不开的环境成本内部消化,导致企业的盈利空间缩减,另一部分由产品消费者承担,生产企业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将碳价引起的部分增量成本向下游传导,进而导致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对企业利润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考虑到中西部能源生产、输出地区与东部能源消费、输入地区存在着打不开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不同,需要处理好全国性碳市场与地区性碳配额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反映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碳减排机会成本上的差异。
煤电仍是目前最可靠的电力能源,而且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煤电仍是最主要的调峰电源,在维护电力安全和托底保供方面将起到“压舱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