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巴菲特认为买入股票的标准与投资家私人企业完
格雷厄姆教导我们: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不要用华尔街都用的策略。在我们潜意识里,茅台、格力、腾讯、伊利这些热门股都被炒高,买入根本不可能赚钱。我们要去寻找“冷门股”,寻找没被人发现的价值股,但事实是我们挑选的冷门股绝大多数都是垃圾股。
那买入热门股如何赚钱,任俊杰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市场上有这么多专业机构每天都在深入研究和挖掘值得投资的股票,你还有多大的价值发现空间了?任俊杰老师的答案是:买入持有的时间不同。的确茅台赚钱显而易见,100元买入的很少,能坚持持有到2600元的少有,关键是买入持有时间不同造成收益的巨大差异。
那股神巴菲特买入的都是“冷门股”,恰恰相反,巴菲特买入的重仓持有的如华盛顿邮报、大都会、盖可保险、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吉列刀片、富国银行等。这些企业的名气显而易见,肯定是当时大家追捧的“热股。”就像A股,虽然有4000多只,但被人们认为是非常好的标的的也不过100只,再加上合适的价格,你能弄懂的就更少了。
同样是买入“热门股”,那巴菲特靠什么赚钱。研究发现其实区别于常人的就两点:1.在这些股票因各种原因暂时失宠,或者没有失宠而是被市场错误定价。2.买入后长期持有。在A股买入股票以年计数的很少,不要像巴菲特这样动辄就是10年20年的持有。
巴菲特在20世纪70年代后,几乎不去碰那些长期以来相貌普通的股票。在早期巴菲特也买入很多烟蒂股,由于有这个经历,巴菲特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有“转机”的公司,最后鲜有成功的案例。所以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购买廉价的烂公司,还不如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一些体质好的公司。
我在前期也买入一些市盈率比较低,或者成长不好,或者去年业绩受挫的企业。期望它们业绩回顾,赚估值修复的价格。事实上,分析它们的商业模式,要不是辛苦不赚钱的行业,要不是核心竞争力受损,企业成长乏力,买入后,根本睡不着觉。后面我开始尝试买一些质地好,价格略高的“热门股”,但也是在回调买入一定仓位。然后持续研究,如果价格持续调整,会很有信心再大量买入。
那我们知道巴菲特是买入“热门股”,依靠买入和持有时间异于常人而赚钱。那巴菲特的选股要求是那些?
基本理念一:选股如选妻。一定要选质地优质的企业,巴菲特认为买入股票的标准与投资一家私人企业完全相同。段永平也说过,你思考企业就按不上市的企业来思考很多问题就想通了。那时你不会考虑市盈率或者股价,你关心的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基本理念二:把股票当作你所投资生意的一小部分。一个“企业‘”投资者,又如何不是一个“长期”投资者。
基本理念三: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器。巴菲特在1969年致股东信中说到:格雷厄姆说过,短期看股票市场是投票机;长期看,股票市场是称重器。我一直认为,由基本原理决定的重量容易测出,由心理因素的投票很难评估。但我们看到很多投资者频繁的称重行为,不断的做出买入卖出决定。
基本理念四:市场是一个分流器。“我们的持有行为说明我们认为市场是一个变化位置的中心,钱在这里从活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活跃投资者就是一个偏好在持续的“称重作业”中动辄就获利了解的“股票交易者”。
基本理念五:荒岛挑战。“如果你被迫搁浅滞留在一个荒岛上10年,你会投资什么股票?”这是巴菲特思考的一个方式,我们买入股票就想什么股票是我们放心持有十年的。至少我认为十年后茅台还在,同仁堂马应龙还在,阿里巴巴和腾讯苹果我都不敢判断。
基本理念六:股市关闭论。意思和荒岛挑战意思基本一样,有这些理论,我们又来看巴菲特是否做到了?
截止2008年我们看下巴菲特重仓股的持股时间:穆迪公司6年,通用食品6年,联合出版7年,奥美国际7年,阿迪哈曼8年,联众集团8年,联邦住屋11年,美国运通15年,大都会18年,吉列18年,富国银行19年,可口可乐21年,盖可保险32年,华盛顿邮报36年。
反思我们自己,很多股票持股天数估计都没超过一个月,最长的长线年。茅台、五粮液、格力、伊利的标的就在那里,但有多少人能取得持续的高收益?每个季度或者每年称重一次,不断买卖,这就是大众买入热门股(优质股)不能赚钱的根本原因!
企业内在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能简单的分割,缺一不可!投资就一句话合理价格买入优质企业长期持有!
- 上一篇:抵消不了老抱团权重股下跌影响
- 下一篇:快播为什么打不开下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