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经济常识:税对市场债券和公司债券,购买债券怎
1:什么是税收债券,它与一般债券有何不同
从中证网上了解到:债券是、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想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券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征:
(1)偿还性。债券一般都规定有偿还期限,发行人必须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2)流通性。债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场上自由转换。
(3)安全性。与股票相比,债券通常规定有固定的利率,与企业绩效没有直接联系,收益比较稳定,风险较小。此外,在企业破产时,债券持有者享有优先于股票持有者对企业剩余财产的索取权。
(4)收益性。债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带来利息收益;二是投资者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差额
安全性:债安全性最高,因为是国家信用;金融债券信用等级也很高,几乎与国家信用相当,通常称为准国家信用;企业债券信用低于上述两种,但在我国企业债券由于都由银行担保,因此信用风险也很小。
收益性:金融债券和债券的票面收益差不多,但国债的利息免税,因此投资者要求的收益会略低一些;企业债的收益比前两者都高。
流动性:这三者都可以在银行间市场交易,跨市场发行的国债以及大部分企业债还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国债流动性最好,金融债次之,企业债最差。
2:什么是应税债券
准则里面没有这个科目的吧,不过按字面来理解就是利息要缴纳所得税的债券
3:债券基金需要缴纳债券利息所得税吗
根据财税【2008】1号第二条规定:(一)对证券投资基金从证券市场中取得的收入,包括买卖股票、债券的差价收入,股权的股息、红利收入,债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4:公司债券利息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么
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说:平常人们所说的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目前,企业发行的债券品种较多,如国电总公司发行的电力债券、三峡总公司发行的三峡债券等均属企业债券。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从1980年9月10日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取得企业债券利息收入,一直作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按20%的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个人投资者无论是在一级发行市是在二级市场购买企业债券,持有到期后取得的利息收入均应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兑付利息的机构负责代扣代缴。此外,个人投资者持有的企业债券在债券到期前转让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转让产生的差价收入,应按“财产转让所得”应税项目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那么,个人投资企业债券有没有免征个人所得税照顾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国债利息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免缴个人所得税。其中,国债利息是指个人持有我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即国库券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是指个人持有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对于一些经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以企业债券形式筹集部分建设资金或经营性资金,则不属于免税债券范畴,因此,对个人投资企业债券没有免税照顾。
关于取得公司债券利息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么这个问题,答案是需要缴纳百分之二十的个人所得税,并且个人投资企业债券没有免征个人所得税照顾,如果是企业投资公司债权是不需要缴纳营业税的。税收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仅涉及到了法律上的问题,还牵涉到经济上的问题,要想得到专业的回答,就必须向从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询问,这样可以保险一些。
5: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
1、直接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扩展资料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参考资料:百科-应纳税所得额
6:个人因购买和处置债权取得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通过上述方式取得“打包”债权,只处置部分债权的,其应纳税所得额按以下方式确定:
(一)以每次处置部分债权的所得,作为一次财产转让所得征税。
(二)其应税收入按照个人取得的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的评估价值或市场价值的合计数确定。
(三)所处置债权成本费用(即财产原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次处置债权成本费用=个人购置“打包”债权实际支出×当次处置债权账面价值(或拍卖机构公布价值)÷“打包”债权账面价值(或拍卖机构公布价值)。
(四)个人购买和和处置债权过程中发生的拍卖招标手续费、诉讼费、审计评估费以及缴纳的税金等合理税费,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允许扣除。
- 上一篇:经济常识:水晶转债赎回是利好吗,转债不提前赎
- 下一篇:经济常识:龙头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