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4万亿投资的丰田电动车 用上比亚迪技术
丰田计划与中国品牌汽车分享混合动力汽车引擎技术,并通过其供应商科力远,将混合动力系统授权给吉利等国产汽车品牌。只可惜,受限于成本和技术的原因,吉利的CHS进展缓慢,在2018年,吉利退出该合资公司,CHS技术也没有得到沿用。
在去年6月股东大会召开之前,丰田的几位大股东公开批评丰田电动化立场不够坚定。当对手们都在全面转型电动化,丰田章男却还在强调纯电动车被过度炒作了。
丰田汽车将在美国研发和制造动力电池,供应混动与纯电动车型,但初期依然会侧重于研发混动汽车的电池业务。
丰田还将增加对大对氢燃料电池的投资。丰田计划通过降低成本和规模化的运用来推广氢燃料电池车型,并借此来证明丰田选择“终极新能源汽车”之路的正确性。
在氢燃料这一终极之路到来之前,丰田认为,混合动力才是最好的技术路线。不难看出,动力电池技术在丰田的未来投资中占据了不小的分量,只不过,纯电从来都不是丰田的第一优先级。就如马斯克多次对氢燃料开炮,丰田章男就曾多次炮轰锂离子电池技术。 “我相信中国的电池厂商在锂电池上投下巨资,最终也会输掉固态电池的战争!”
2021年,丰田的一位高管在一线年前,丰田将开始销售一款固态电池电动车。然而,数月之后,一位丰田电气化战略和动力系统负责人又在接受媒体时“改口”称,该技术将首先在混合动力车上应用而非纯电动车上。
有声音说,丰田一直以来不急于电动化转型,是不像大众那样高度依赖中国和欧洲市场,而这两大地区恰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排头兵”。在丰田全球最大的三个市场,除了中国市场以外,美国与日本市场的电动化,显然没有中国这么激进。
一位不愿具名的合资车企工程师说道,“市场决定车企造什么车,日本由于能源结构的局限性,国内市场狭小,原材料的匮乏,目前的主流市场还是聚焦于混动车型,全面转向纯电动将失去日本汽车产业的优势。”
是待在依赖燃油车利润的舒适区,还是主动转型,成为每一个汽车巨头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无法舍弃混动的传统优势,又押注氢燃料终极未来的丰田来说,更是进退两难。
于是,在观望电动化之际,丰田选择用短平快的方式来应对中国市场的电动化需求―直接采用比亚迪的解决方案。甚至在去年4月份,有媒体爆料称比亚迪将为丰田代工生产电动汽车。比亚迪与丰田双方均为正面回应过此事,不过,即便比亚迪线万订单等交付的比亚迪,还能匀出多少产能给丰田,就不得而知了。
诚然,大众高投入的电动化转型不一定意味着结局的完美,丰田低成本的电动化模式,也不意味着结局的失败。不过,丰田从第一次尝试电动化的“油改电”进化到与比亚迪合作,都像是谨慎的试水之作,而非坚定转型后的结果。
在电动化上,丰田有顾虑和摇摆的理由。但是,当特斯拉与比亚迪先后要攻进自己的大本营日本市场的时候,丰田在内的日本车企或许应该焦虑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