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超六千亿“活水”今起互通,ETF交易将为市场带
互联互通下的ETF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入编”的ETF基金共有87只,其中4只为港股ETF,剩余83只为A股ETF。根据Wind数据,上述83只ETF合计资产规模约6378亿元,内地股票ETF市场规模为1.04亿元,占比约61%。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为627.29亿元。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达16961.46亿元。其中,沪股通累计净买入8926.38亿元,深股通累计净买入8035.07亿元。
2021年新发行了274只ETF基金,远超过2019年和2020年全年的总和,新发行总份额1848.30亿份,新发规模达1889.62亿元,增量规模明显。
火热行情延续至今,公开资料显示,仅在上周,就诞生了7只ETF,涵盖医药、电力、电池、基建等主题,包括电力ETF基金、港股通科技30ETF、锂电池ETF等。
将时间线拉长,Wind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中ETF总数量为693只,较年初增加58只,新发数量仍维持高位。
与火热的行情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上半年仅有71只ETF实现正收益,且有关光伏、煤炭、建筑材料等行业类ETF连续在一二季度领涨,而TMT行业则连续两个季度“哑火”。统计显示,今年一二季度,全市场股票型ETF中,金融科技、动漫游戏、传媒类ETF跌幅居前。
不过,机构对公募ETF基金的发展却持乐观态度。其中,长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向威达公开表示,到目前为止,A股的反弹是健康的,性质主要是市场在之前的几个小概率事件冲击共振造成短期连续大幅下跌后的自我纠偏行情,是超跌反弹和估值修复行情。
基金界人士表示,随着A股市场格局不断变化,以前的赚钱模式、投资策略越来越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但简单有效的ETF基金产品却可能成为散户和机构拥抱A股市场的重要抓手。
其中,华宝基金站在ETF大发展的潮头,依赖ETF取得了令人艳羡的规模增长。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宝基金的ETF基金规模也超过2074亿元,而在该季度其公募基金的总规模为3413亿元。从其ETF的布局进程来看,在2021年,华宝基金先后发行了13只ETF基金,包括化工ETF、金融科技ETF、新材料ETF等,ETF家族成员壮大至22只。
而华夏基金不仅在规模上处于领头羊的位置,其ETF基金的业绩也相当抢眼。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夏基金的ETF规模在一众基金公司居于首位,其在该季度的规模为2253亿元。
ETF的规模增长也让华夏基金营收和净利润创下了新高。在今年的3月份,中信证券披露的年报显示,持有62.2%股权的子公司华夏基金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0.15亿元,净利润23.12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与公司旗下ETF产品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天风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华夏基金以2454.01亿元的ETF管理规模位居市场首位,远超第二名。从2019年至2021年,华夏基金旗下ETF管理规模增长超过100%,进一步拉大了与行业中其他公司的差距。
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易方达基金以及银华基金的ETF产品也有着1400亿元左右的规模;华泰博瑞基金、国泰基金、南方基金的规模分别在915亿元、892亿元、785亿元。
不过,ETF赛道规模可观,不过培育成本也高,实力不足的基金公司难以抢食。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兴银基金、国投瑞银基金、金鹰基金以及华泰证券资管等ETF产品仅有1只,而华泰证券资管以及金鹰基金规模仅在百万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