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WNEVC 2022 生态环境部韦洪莲: 环境友好的废动力

时间:2022-08-30 19:20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于8月26-28日在北京、海南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其中,北京会场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将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为主题,邀请全球各国政产学研界代表展开研讨。本次大会将包含20多场会议、13,000平米技术展览及多场同期活动,200多名政府高层领导、海外机构官员、全球企业领袖、院士及行业专家等出席大会发表演讲。

  其中,在8月27日举办的专题论坛:“动力电池原材料保障与回收利用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发表精彩演讲。

  我的演讲主题是环境友好的废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及政策管理体系。从行业背景、现状介绍、资源利用、环境风险和政策建议这五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多国提出鼓励发展零排放车计划,电动汽车时代大开大门。大家知道,我们在电动车方面,这几年迅猛发展,前几年大家一直关注回收,这几年着力点向纯电动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中也把它作为重要一环。不同的国家,欧盟、芬兰、美国等等都提出了零碳电力、零碳交通等类似相应的与循环经济发展,与新能源车发展相关的发展计划。

  我国把循环经济作为落实双碳目标重要路径。2021年我们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2020年11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计划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销售量20%左右,当时提的比较保守,到2025年渗透率到20%左右,目前渗透率已经达到21.6%。

  从政策体系来看补贴退坡,但是购置税政策会延续到明年。同时全球的产销量也在快速增长,中国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应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在迅猛增长,储电池产量也在快速增长。

  同时全球动力电池产销量也是迅猛增长,和新能源车产销量一致。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市场,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比较完整。我们拥有全球70%的电池产能,全球前十大企业中中国占6成,合计市场份额达到48.6%。

  对于废动力电池回收监管部门非常重视,2021年工信部印发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也印发了回收试点管理通知。2019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来要建立完善动力蓄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

  总体来看我国废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标准相对比较完善。我们生态环境部也印发了废动力电池拆解的法律规范。

  从行业管理现状来看,回收利用机制已经明确,是由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回收主体责任,同时电池企业给予保障。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方面有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立。同时鼓励车企采取回购、以旧换新、补贴等方式提高用户移交废动力电池的积极性。

  在行业规范方面,工信部这几年印发了三批白名单企业,对回收利用企业,把好的列入白名单,各方面政策方面给予鼓励。动态监管方面,电池企业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进行编码,建立溯源系统和动监控体系,同时对电池安全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目的是实现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信息采集和监管。

  在政府推动和政策措施方面,重点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作为我们开展回收利用试点示范的三个重点区域。明确支持重点扶持领跑企业,科技支撑方面,科技部设了一些项目,专门针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设置研究课题。

  我国从政策法规标准以及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方面,给予了比较完善比较到位的支持。2018年到2019年开始,我们国家开始进入到废动力电池报废的快速增长期。大概2020年累计退役电池25GWH,约20万吨,预计2025年大约有116GWH,约100万吨左右。

  现在我们感觉废动力电池正规回收途径量低。

  从我们国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现状来看,目前盈利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三元锂电池回收效率比较好。今年以来,锂价格开放上升,大家盈利状况有所改善。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拿不到合适的货。

  从回收利用技术来看,一个是梯次利用,再一个是再生利用。这两年梯次利用有安全问题,再生利用有多种工艺,包括干法、湿法,还包括物理回收的工艺。

  我们对国外锂、镍、钴依赖非常高,这是比较老的数据。随着这两年对钴、镍的需求上升,所以对外依存度也有所上升。特别是今年价格暴涨,对回收产生了影响,拿到货的获益良多。不管是再生利用还是梯次利用,市场规模都是比较大的。预计2025年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市场规模达282亿,再生利用达97亿。从行情发展来看未来五年内是锂电池回收利用主要对象。

  不同的工艺回收价值有所区别,锂电池湿法明显效益高,三元湿法效益远远高于干法。从经济性来看,不同的电池经济性随着行情变化有所差别。行业是苦乐不均,以前三元锂电池回收效益比较好,铁锂电池回收效益差一些,今年看有的阶段或者不同的区域可能反着的。三元锂电池大家知道它值钱,所以回收价格高一些,造成后端价格差一些。因为含有价元素差,价格那么高,所以后期反倒有一些降低利润空间。

  环境风险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一方面是重金属材料污染。再一个就是电解液污染,还有氟的污染。常用的材料都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回收过程中得不到合理处理,对环境会造成比较大的环境风险。这是我们最担心的。

  特别是一些不正规企业作回收拆解过程中对废气没有进行严格处理,对废水也没有进行较好的处理,造成环境影响。当然目前回收量不大,问题风险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

  我们分析了对资源回收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点,利用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时间关系过程不再详细探讨。我们利用国际通行对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估从两个角度,一个维度是物质有毒有害,它的毒性有多强。第二点要考虑它的暴露程度。比如有一种物质没毒,环境风险可控,如果这个物质毒性比较大,容易跑到环境中风险就比较大。我们把电池从原料到生产到回收,整个环节当中设计的主要物质选取了54种,包括原材料35种和污染物19种,将这些进行分析。分析完之后,目前需要关注的有两种物质是风险比较高的。结果:环己基苯在水环境中沉积物中环境风险比较高,N-甲基呲咯烷酮在土壤中的环境风险比较高。在将来管理中这两种物质需要给予一定关注,避免造成大的影响。

  2、贯彻落实国务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强化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对废动力电池回收处理的责任。推进废动力电池的目标会收制。

  3、建议在产品标准体系及市场准入规则设计中,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出厂的规格尺寸的统一。限定电池的长度、宽度。构建有效回收利用网络。根据我们统计的结果现在全国在册的收集回收利用企业有3.6万家,而且数量快速增长。

  4、提升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政策支撑力度。大力推动电池包拆解、余能检测和状态评估、匹配再集成等梯次利用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梯次利用电池模块的安全性和一致性,达到再利用的标准。

  5、促进绿色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建立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碳足迹机损方法论,建立相关标准。欧洲、欧盟在这方面有要求,我们国家这块还欠缺,需要加快构建这方面的标准体系,以明确电池的碳足迹,便于我们的电池更好的符合世界的要求,符合国内的双碳减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