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光大理财总经理潘东:探索养老理财服务新市民

时间:2022-07-14 10:51

  中国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引导理财公司研发符合长期养老需求和生命周期特点的养老理财产品,拓宽新市民养老资金进一步在十个试点城市扩大开展养老理财试点工作。养老理财产品针对居民养老需求,普遍具有费率低、起点低、基准高等特点。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养老金账户制,并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个人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等,投资范围大,能够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这是银行理财首次被纳入第三支柱和中国的养老体系。银行凭借强大的客户、账户、渠道和科技等优势,为客户提供账户、受托、账管、资管、缴费等综合化养老金融服务,可大力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完善养老体系。

  养老理财将助力第三支柱建设破局

  当前,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居民有养老投资的实际需求,但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展不充分,以个人养老为补充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相对缓慢。银行理财机构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新模式,解决了一直困扰第三支柱发展的难题,助力第三支柱建设破局重生,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合力打造养老金“三支柱”下可持续发展的养老金体系,为居民养老市场提供长期资金,稳定金融市场发展,同时助力居民共同富裕。

  以市场化的方式推动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第三支柱是由个人主导,个人自愿参加,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加以引导,满足个人差异化的养老需求。理财公司养老产品是个人自愿参与、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模式。该模式能够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更好地推动实现养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理财自身具备完善第三支柱建设的优势。首先,在产品创设和供给方面,产品特征更适合居民养老需求,原则上不设置投资起点,有利于吸引长尾客群。产品类别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投资需求。强化流动性救助功能,更好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在银行理财公司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开启后,银行理财公司可利用品牌信任度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等优势,为客户提供长期限、收益有竞争力、资产配置随用户生命周期需求变化的养老金产品。其次,在客户陪伴方面,可激发客户养老规划和投资需求。银行理财可充分利用母行线下网点和客户经理优势,让养老投资深入零售客户意识,帮助投资者更便捷地获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养老投资与规划服务。再次,在账户服务方面,财富管理与养老联动,便捷客户体验。银行账户是零售客户的主要资金集散地,因而银行理财公司可以基于母行账户资源,开展财富管理与个人养老投资的业务联动,为客户设计覆盖储蓄、财管、养老规划、养老投资等一站式养老服务,并提升税收优惠核算及清缴等服务的便捷性,激发客户投资于第三支柱的兴趣。最后,在生态经营方面,聚集内外资源,打造养老生态解决方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仅在于稳定的资金收入,还存在于居住、医康养、文娱等不同领域。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特征老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银行理财可与金融集团、地产商、医养机构、互联网企业等各类生态伙伴合作,协力打造差异化的综合养老解决方案。

  增加养老市场长期资金,稳定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金融市场中,上游资金属性在长期会影响中游产品类型及下游底层资产配置,反过来下游底层资产以及财富管理业态也会反映上游资金偏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养老金是资本市场的长线资金,对促进股权融资和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改善,进而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1月,银保监会在《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目标。

  养老资金天然具有投资期限长的特点,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资管产品仅能间接将潜在增量的居民储蓄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银行作为居民储蓄最直接的接收方,可以通过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更为直接地促进增量和存量的居民储蓄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为资本市场引入长钱,提高市场稳定性,降低市场波动,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