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2022各地高考成绩分数线即将公布!
时间:2022-07-04 22:43
这类考生一般而言属于谨小慎微型,在估分时很认真,很投入,特别对于语文的作文分,政史地等科目的问答之类的题,对照标准答案,感觉自己回答得不够规范,或者感觉与标准答案没能高度吻合,于是,下意识地会给自己的题打低分,按照学生心理一般在估分时都会把自己往低了想。
例如语文作文就特别明显,考生一般对自己的作文估计出一个很保守的分数,不可能有考生会把自己的作文估分为满分,但是,按照高考作文的改卷标准,满分作文是可能的。对于语文成绩很好的考生来说,仅作文一项就抬高了考生的分数。
实际上,阅卷老师在阅卷时,是几个人共同完成的,几个老师一起会对标准答案进行分析,然后再对照考生的试卷,制定统一的给分标准。老师们严格按照给分有理,扣分有据给考生打分,有些步骤分比考生们想的要多一些。尤其这类科目在改卷的时候,好多题的答案会提示:意思对即可!考生在组织答案时,不可能像偏理科的科目那样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这样的话,老师给出的分数,可能就比考生估计的分数高。
于是,同学们就开始想了:看来,我成绩还有上升的空间,还可能离目标院校更近些,或者进目标院校绰绰有余!愿望是好的,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并非所有的考生所估分数都比高考低,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会“高估”了自己的成绩。
成绩中等,平时不太严谨的考生。对照标准答案,粗略估计,糊里糊涂给自己估个分。估分的过程中,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特别是理科,阅卷老师在改卷时,是严格按照答题步骤给分的。答题步骤不规范,表述不严密,即使结果正确,也是要扣分的。还有一部分考生,考试时全力以赴,考完之后,对当时自己是如何答题的,实在是记不太清楚,于是约摸给自己一个分数。有的高了,有的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