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这个周末,又一重磅级消息出炉

时间:2022-07-02 10:56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于5月27日发布联合公告〔2022〕第4号,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沪、深、港三地交易所已就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整体方案达成共识,以进一步拓展和完善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机制。

  实施有关ETF纳入沪深股通的安排需要取得两地监管的批准,目前详细安排仍在确认。合资格的上交所上市ETF及深交所上市ETF将成为沪股通及深股通的合资格证券,正式推出日期将另公布。

  ETF纳入沪深港通标的,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持续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又一重要突破。

  上交所表示,将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下,有序做好各项业务和技术准备,保障ETF纳入工作平稳落地,积极营造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市场环境,继续推动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保障两地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深交所表示,将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各项业务和技术准备,保障ETF纳入工作平稳落地,全力支持并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保障两地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推动内地与香港市场深度融合

  市场人士认为,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将使互联互通现货生态链更加完整,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共创双赢。

  一方面,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可丰富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和交易品种,有利于境内外投资者更加便捷有效地配置对方市场资源。南方东英董事总经理、量化投资部主管王毅表示,目前在香港上市的153只ETF中,21只是港股ETF,此外还有投向亚太、美股等标的的ETF.随着“ETF通”的落地与深化,这些产品都有助于内地投资者进行多元配置。

  另一方面,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将进一步改善投资者结构,有利于推动ETF市场的健康发展。华夏基金表示,香港本地市场投资A股的ETF集中于主要宽基指数,而近年来,内地行业主题类ETF快速兴起,数量已占到全市场的半壁江山。行业ETF有利于香港投资者及其他海外投资者更加精细化地布局A股细分行业和热门赛道,为境内ETF市场带来更多的专业投资者及新增流动性。

  此外,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意味着A股吸引北向资金增加了新途径,亦将加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

  华夏基金表示,投资者以人民币作为交收货币,既方便内地居民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香港市场,也可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投资用途,形成人民币资金在沪深港之间有序流动的良好机制,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资 具有长期吸引力

  当前我国债市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外资持债规模在中国债市中的占比,与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从这一层面来讲,全球资本有进一步增配中国资本市场的空间。

  此外,今年5月份,人民币顺利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审查,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债券的国际吸引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超大规模经济体量与巨大市场潜力,为经济长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从中长期看,人民币债券将保持较高投资收益;同时,人民币债券与其他市场相关性不强,有助于优化境外投资者资产组合,人民币债券具有长期配置价值。

  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有助于其他金融市场开放进程。中信证券明明表示,在证券投资领域,境外机构目前主要还是以投资我国债券资产为主,因此债市的对外开放对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债市的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境外投资者对于我国金融资产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会不断提高,进而有助于其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推进。

  在周茂华看来,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开放对我国金融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债券市场加快对外开放,激发我国金融市场活力,推动金融业深层次改革,促进金融业创新,增加金融有效供给,也增强了我国金融国际竞争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有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对我国经济中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