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演员要原声,配音去哪儿?
广电总局正式发布的《演员聘用合同范文本》中,明确规定如果演员不能自行完成配音工作,要自行承担邀请专业配音演员的费用。网友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响应支持。
过,国内配音圈子入行标准很高,以配音为生的人很少。能够全职活跃在北京配音圈的,不过300多人,上海地区亦不过200多人。
彼时,专业的配音演员人数虽少,但国产真人剧对配音的需求非常大。夏磊在TED X的演讲中曾列举一组数据:2015年国产电视剧产量15320集,再加上各类引进剧,需要配音工作配合的剧集有80%以上。“这个数据在我看来是很客气的,我认为应该在95%以上。”
海量的配音工作之下,自然避免不了部分配音演员会高频率地活跃在各大热播剧中,也因此诞生了不少出圈的配音演员。更有网友戏称当时的国产剧是“边江、阿杰、乔诗语、季冠霖的四角恋”。
这些高流量的作品,也助推部分业内拔尖配音演员广为人知。
2017年,上述四位配音演员就曾被邀请去《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2018年,《声临其境》的热播也让部分普通观众知道了配音行业;2020年,声音竞演综艺《我是特优声》的播出,让不少中腰部演员登台亮相。不过,能被普通观众了解的,依然只是配音行业中非常头部的一小部分。
二次元作品的爆发,被认为是配音行业得以出圈的转折点。
夏磊曾为国产单机游戏《古剑奇谭2》的主角夏夷则配过音,“这部作品让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动画游戏粉丝们对作品和角色的热情。”
后来夏磊配合游戏方参加了他们在北京的线下主题活动,几位游戏主角的配音演员上台后,台下的游戏粉丝立刻沸腾。夏磊第一次被那么多人围起来,“活动结束后,本来回后台的路只有短短15米,但一路上不停地有人跟我说话、要签名,宛若‘明星走红毯’现场。”
“配音演员如果能将动画游戏,或广播剧等二次元中的角色表现得生动可信,并展现出角色本身的魅力,那么他就能获得观众或玩家的认可,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价值。”夏磊表示。
谢轶辉也表示,“部分耽美配音作品的火爆,也助推了流量的产生,甚至有部分配音演员从默默无闻变得小有名气。不过这种流量,也是基于作品的成功带来的。”
配音演员及作品出圈后,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对行业产生了兴趣,不少人还试图入行。
夏磊也表示,能进入配音圈子的人,大部分是喜欢二次元文化、或对动漫游戏感兴趣,“尤其是近几年入行的新人。”他笑称自己也是2.5次元人。
真正入行有了自己的作品后,依靠角色魅力的加成,不少人气配音演员在逐渐出圈后,也开始有了粉丝,成为配音圈的“流量”。
谢轶辉告诉燃财经,“流量并不意味着‘坏事’,相反,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这是会带来正向的影响。比如一部作品火了,带来了流量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背后的配音演员因此受益。而配音演员的流量是依附于作品产生的,因为TA收到更多关注,这也会鞭策TA和团队不断进步,更注重作品质量。只要产业上下游不唯流量论,就会做好作品。”
巨大流量带来粉丝的喜爱和市场的追捧时,夏磊认为,配音演员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粉丝是因为对作品角色的喜爱,进而投射了一部分到配音演员身上。所以配音演员更要对自己各方面言行,保持比较端正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
郭齐也认同这一观点,“配音圈子很小,很多配音演员可能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因此有人面临突如其来的流量带来的利益,也许会因为个人判断力不足,从而无法抵御诱惑。”
在郭齐看来,如果没有意志力抵抗,那么尽量踏实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一旦要走偶像流量路线,那么就维护好自己的人设和做人的底线,“不能利用自己的工作去做出格的事。”
不过,即便已经发展了近十年,但在国内市场,配音行业依然是一个小众行业。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2020年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23亿元,预计到2023年可以超过300亿。
但真正能满足配音演员专业要求、进入行业的人则少之又少。甚至头部的配音工作室,目前也无法提供50人以上、年轻、专业且成熟的配音团队。
这也代表着,配音行业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人的身上。
在夏磊看来,拔尖配音人才的稀缺,甚至一定程度上困扰了行业发展的的速度。“近两年的宣传之下,对配音感兴趣的人很多,但当他真正开始研究要做这行时,大部分会发现,配音并不是像一些广告说得那样,‘培训3小时,收获数千元时薪’的低投高产的轻松工作。”
“即使是市面上靠谱团队推出的短期培训班,也仅仅是给新人的体验课程,让他们能够配音入门、并对市场有一个感性认知。”夏磊谈道。
在夏磊看来,新人不可能靠短期班实现质的飞跃,成为真的配音演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训练进行积累,这也导致各个配音团队的在人才选拔层面,并没有那么大余地。
“同其他行业一样,越好越难的作品,对配音演员个人能力的要求越高。而新人的能力,也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行业发展加速而得到迅速提升,小白学习一个月就可以配主角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谢轶辉表示,“像我接触的一些新人,会非常珍惜每一次、哪怕是群杂的机会,因为行业在变大,但入行的人也在快速增加,大家都在积极提升自我,以应对未来更激烈的竞争。”
这也让业内很多配音公司,将培养拔尖演员的能力作为优先选择。
夏磊告诉燃财经,“我们一贯以来的方针,就是我们的员工,不仅有能力,还要有附加价值。例如我们打造的声优女团,她们就会在掌握足够的配音能力外,还分别学习一定的长处:乐器、唱跳、编舞等,这些技能可以让她们在工作中可以有更多选择和机会。”
为此,冠声推出了“冠声学院”子品牌,打造配音教学机构,在谢轶辉看来,冠声学院其实是提供机会,给感兴趣的小白进来尝试体验;另一方面,经过初中高不同深度的课程也可以筛选培养,真正能留在行业里的人才。
郭齐也表示,尽管自己现在还没有成立配音工作室,但是他早就有了相关规划,为了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他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复合型人才,这也是他宁可接受降薪,也要去新公司学习商务谈判等能力的原因,他深知,“这对我未来的个人发展极为有用。”
其他配音公司也因配音市场的拓展,逐渐分化业务定位,更有针对性地拓展市场、培养人才,如张杰的“729声工场”倾向于为二次元作品配音,边江的“边江工作室”在运营男性声优偶像。
但从现有市场反响来看,目前各大配音公司还没有实现配音能力与流量打造的平衡。
边江工作室声优男团的配音演员陈张太康等人,此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上了配音综艺节目《我是特优声》,才逐渐被大众所知。所以,声优偶像化的配音演员,大部分还局限于圈内,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运营链条。
尤其在“影视寒冬”的情况下,对配音演员的“大考”也进一步降临。郭齐“如今很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一些简单的配音工作,可能直接就选择AI配音了,中腰部及以下的配音演员,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甚至很多人工作会大量减少乃至于无法维持生活。”
“这种情况下,从事配音工作的人,更要做好‘内功’,让自己更专业,打好个人的品牌和形象,成为头部,才能不被取代、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郭齐表示。
虽然整个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夏磊依然看好配音行业的前景,“影视寒冬和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上游影视作品减少,再加上演员原声配音的号召,真人剧的配音工作在逐渐减少。不过动画、游戏、广播剧、有声作品、短连续剧等其他类型的需求在增长,且进入配音行业的人增多了,大浪淘沙之后,人才自然涌现,这也会推动整个行业向好发展。”
“不仅仅是配音,任何行业的发展绝非一蹴而就的,但是兴趣加上坚持,大饼就有可能变成馅饼。”文玉乐观地表示。
此外,对于配音演员的另一“劲敌”——AI配音,行业内也都持有客观的态度,尽管AI配音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取代了很多简单的、只要求准确率和效率的工作,“但目前来看,AI智能配音取代不了人的感情。只要配音演员的能力足够,做出的作品够好够精致,满足听众的审美,也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谢轶辉表示。
《从无名“替声”到登上<;陈情令>;海报,配音演员出圈简史》,
- 上一篇:6月9日永晶科技氢氟酸价格暂稳
- 下一篇:连续四天创新高!美联储隔夜逆回购规模史上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