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发生了什么?最快上市仅两个交易日,规模就腰
份额便减少过半;缩水比例最大的ETF上市两个多月份额仅剩不到5%。
年内53只新成立ETF发行规模合计达191.70亿元,同比去年同期93只新ETF产品653.42亿元的合计发行规模,缩水超7成。与此同时,新成立的ETF在上市后绝大部分基金份额较成立时出现缩水,缩水最快的ETF仅上市两个交易日,份额便减少过半;缩水比例最大的ETF上市两个多月份额仅剩不到5%。
便份额减半,由成立时的2.26亿份降至1.13亿份;汇添富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华泰柏瑞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ETF缩水速度也很快,5月16日上市后仅5个交易日,份额骤降7成以上;易方达中证消费50ETF、广发恒生科技ETF上市两周左右份额削减超8成。
2022年之前成立的610只老非货ETF 中,有445只净值规模较发行时出现缩水,占比七成以上,只有165只规模出现增长,占比不到三成。其中,只有96只规模较发行时翻倍,占比不足两成,翻5倍以上为51只,10倍以上为28只。
规模出现增长的ETF自成立以来累计吸金6613.78亿元,其中规模增量前20的ETF合计吸金3861.92亿元,占比近6成,前30的ETF合计吸金4730.98亿元,占比超过7成,这意味着只有5%的ETF成为吸金主力。
“相较于海外市场,中国的ETF发展空间还很大。不过,目前来看,国内主流指数宽基产品已接近饱和,部分热门赛道也逐渐变得拥挤。”在某指数基金经理看来,随着马太效应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便仍然可以在更加细分领域或前瞻性领域追赶机会,但最终也只有少数有代表性的产品会脱颖而出。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认为,国内ETF的格局还远未到终局阶段,即便出于完善产品线的考量,作为工具型品种的ETF也是一个不能随便放弃的领域,尤其是细分领域仍有机会借助市场的东风顺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