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神秘基金”莲鑫集团收购安谋科技51%股权,厚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莲鑫集团发布消息表示旗下的莲鑫基金要收购安谋科技51%的股权。一旦收购成功,也意味着前董事长吴雄昂彻底出局,厚朴资本也将退出安谋科技。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莲鑫集团表示旗下的莲鑫基金将收购安谋科技中方资本51%的股权。
一家名为莲鑫集团的公司发布新闻稿称,其旗下的莲鑫基金已经与安谋科技的多名中方股东达成意向并签署意向书,拟收购安谋科技51%的股权。
安谋科技通过其
▲
与此同时,还宣布了一项人事变更公告。即公司新任联席首席执行官刘仁辰博士和陈恂博士已全面接管安谋科技的商业经营。据悉,陈恂为软银旗下愿景基金管理合伙人。
这意味着安谋科技在经过权变后进入常态化运营,同时软银已“夺权”安谋科技。
而在此之前,安谋科技一直深陷夺权大战。
将时间倒回2020年,在当年的6月10日上午Arm发布,已召开安谋董事会,以7:1投票赞成罢免吴雄昂。对于罢免原因,其称吴雄昂行为与安谋科技有利益冲突。
不过随后,安谋科技发布,吴雄昂将继续领导安谋科技。当事人吴雄昂也称董事会未经法定程序召开,决议无效。
此后,由于吴雄昂掌握公章和营业执照,且拒不交出公章,“罢免”一事陷入僵局。需要注意的是,该次罢免得到了中方股东“厚朴基金”的支持。
有知情人士认为,吴雄昂不愿意只是做一个高级职业经理人。吴雄昂的初衷是想自建Arm中国的体系,自己研发IP,而不是做Arm总部的代理公司。
为何在成立两年后,Arm要将吴雄昂“赶出”安谋中国?
财新网此前曾提出,或因为吴雄昂私自在外设立基金,涉及利益冲突。不过有知情人士表示,吴雄昂在外面搞基金这些事情,得到过孙正义的同意。
而真正的原因或许是软银的孙正义想把Arm打包上市,而安谋科技为Arm主要营收
内讧不断的安谋科技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4月,Arm公司中国业务完成分拆,同时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也就是安谋科技。从股权结构来看,外资持股49%,其中Arm拥有47.33%的股权;中国资本的持股比例为51%。包含厚朴资本的36%以及安创投资的15%,且双方为一致行动人。
其作为Arm IP在国内的唯一的授权运营平台,负责Arm在中国的所有业务,包括国内芯片开发、制造企业提供Arm的设计授权,以及基于Arm架构的研发和再授权权利等。
之所以安谋科技的风吹草动能引起半导体行业关注,是因为ARM对于中国芯片企业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从芯片的研发到生产,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芯片架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架构全球有两个,一个是英特尔的X86,另外一个是就是ARM。
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操作系统和芯片架构生态联系,对于整个中国手机市场来说,安卓系统的手机,几乎不可能绕开Arm架构的生态系统。
据安谋科技公布数据显示,在国内,安谋科技合作伙伴超过300家,基于Arm架构的国产芯片累计出货量超过250亿件,90%以上的国产SoC基于Arm处理器技术。
其客户包含国内多个知名大厂,比如,阿里巴巴、OPPO以及紫光展锐等250多家企业。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设计的所有高级芯片中基于Arm技术的占95%,而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已经占到了Arm总销售额的20%。
从已经披露的营收状况来看,公司整体营收从2018年到2021年增长了250%。此前5月份Arm公布了2021财年的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2021年营收为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倘若以20%的占比来算,安谋中国在该年度实现营收超过5亿美元。同时,安谋科技还预计2022年自研业务营收将超过7亿元。
芯片的重要性此前高盛也表明:全球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芯片短缺的打击,甚至连肥皂制造业都受到影响。
那么,软银夺权后,对中国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行业专家认为,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Arm生态的相对独立性、平衡性,对现阶段中国芯片领域的发展很关键。安谋科技事件对国内产业链安全的影响,可能比预想得更复杂,应该提高警惕。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实际上,国内很多企业已经拿到了永久授权,不存在今后不能用或者收回授权的可能性,安谋‘内斗’并不会对国内芯片产业造成影响。即使是出现断供的情况,以目前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已经可以实现自主设计芯片。
- 上一篇:开源证券:预计二季度市场或将进入阶段性反弹
- 下一篇:两市两融余额增加89.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