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顶流”肖战救不了倍轻松
倍轻松发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张大燕因个人家庭原因,向公司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职务,而这距倍轻松在科创板上市尚不足10个月。
倍轻松正式登陆科创板,开盘报160元,盘中股价最高触及185.58元。截至上市首日收盘,倍轻松股价报171.18元/股,较发行价的27.4元/股涨超5倍,达到524.74%。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一组24款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倍轻松的拳头产品“头部按摩器”仅获得62.73分和两颗星,在同类抽样测试中排名垫底,但其974元的高价位居同类抽样产品之首,达到了友商竞品的2~3倍。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东市监罚[2020]Z606170201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倍轻松子公司正念智能生产的“3D揉捏按摩披肩”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对正念智能作出停止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3D揉捏按摩披肩”并处罚款89100元的行政处罚。
当然,倍轻松遭到的监管处罚远不止前文所述。根据招股书,仅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的近3年半时间,倍轻松受到的行政处罚就达到了28次。
不仅如此,倍轻松也陷入产品库存增加的窘境。财报显示,2021年倍轻松眼部、颈部、头皮、头部等四类智能便携按摩器的库存量依次为17.67万台、12.98万台、9.11万台和3.23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19.03%、37.91%、19.06%和88.89%。
更棘手的是,按摩小家电市场已发展数年,倍轻松面临的并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蓝海,而是众多玩家“搏命厮杀”的红海。
如今,倍轻松不仅要直面来自奥佳华、荣泰健康、傲胜等国内按摩器具龙头企业的竞争,也要抵御来自小米、京东、等巨头的冲击,还要应对来自小熊电器等国内中小品牌的挑战。
曾几何时,美团、滴滴、拼多多等互联网大厂靠着烧钱一路狂奔,最终做大做强。同样地,倍轻松通过复用这套“烧钱换增长模式”也确实让其收获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并成功登陆科创板。
但不得不说,倍轻松“重营销,轻研发”的做法正在使其走向一条逐渐偏离科创板的航道。如今,业绩增长乏力、现金流吃紧以及高管出走等危险信号,预示着倍轻松“轻松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对倍轻松来说,面对全球疫情的复杂多变以及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其当下要做的是稳住团队,并尽快改善财务状况,同时认真打磨好产品,注重科技研发,从而重塑用户口碑。唯有这样,倍轻松才能走得更远,赚起钱来才能真的“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