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外汇市场一周评述:美国CPI通胀爆表,消费者信
本周,全球市场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各国央行愈发鹰派的基调、美国CPI通胀又爆表,消费者信心暴跌至历史低点,恐慌指数狂飙,风险资产遭到抛售,中国放松监管的迹象也难以带来持续提振,美股三大股指均暴跌,日元崩溃吓坏汇市。
市场表现来看,全球市场遭抛售,标普500指数大跌4.58%,在过去11周中第10次下跌。债市抛售浪潮再起,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3%关口,美元暴涨2%,为6周来表现最佳一周,日元跌势迅猛接连刷新20年低点,直逼135关口。黄金周末前大爆发冲破1870关口。
汇市:本周美联储9月暂停加息的希望彻底破灭,美债收益率反弹提振美元。美元指数自周初以来保持坚挺姿态,自周三开始连涨三日,接连突破103以及104两大关口,最高触及104.23水平,为5月17日以来首次。当周美指涨超200点,周涨幅达到2%,最终收于104.20水平。
在美元大涨的同时,非美货币遭到猛烈冲击。欧元周初窄幅整理,基本徘徊在1.07关口附近,周四周五跌势加剧,彻底失守1.07以及1.06关口,最低触及1.0506水平,周跌幅超过200点,或1.89%,为4月末以来最大跌幅,最终收于1.0515水平。英镑走势类似,周初试图反弹触及1.26水平,随后连跌三日,接连失守1.25以及1.24两大关口,最低触及1.2300水平,周跌幅接近180点,或1.41%。日元本周走势尤为瞩目,本周兑美元连跌5日,不断刷新20年低点,最低触及134.54水平。本周日元跌超350点,跌幅达到2.73%,货币政策分歧成为最大拖累。
商品货币本周也表现不佳,澳元兑美元自周初的0.72上方持续走低,周三开始连跌三日,最低触及0.7035水平,本周跌超160点,周跌幅达到2.26%,结束此前连续三周上涨的势头。与此同时,纽元兑美元本周持续走下坡路,自周中开始连跌三日,自0.65上方持续走低,最低触及0.6345水平,当周跌超150点,周跌幅达到2.38%,连续第二周收跌。
大宗商品:黄金本周前四个交易日一直维持窄幅震荡格局,整体徘徊在1850美元附近,周五在美国CPI爆表后多头发力,接连升穿1860以及1870两大关口,最高触及1875.87美元,周涨幅超过20美元,达到1%。白银则没有那么幸运,本周整体处于震荡趋势,周初冲高回落后承压压力,本周最高触及22.50水平,最低下探21.26,当周微跌0.03%,几近收平。
全球股市:本周主要美股指均连续两周累计下跌,均创1月21日一周以来最大周跌幅。道指累跌4.58%,最近11周里第十周累跌,上上周结束了创1923年来最长连跌周的八周连跌。标普累跌5.05%,纳指跌5.60%, 纳斯达克100跌5.70%,均为最近十周里第九周累跌。罗素2000跌4.4%,最近八周内第七周累跌。
本周斯托克600指数跌近4%,创3月4日一周以来最大单周跌幅,连跌两周,最近九周里第六周累跌。各国股指均连续两周累计下跌,领跌的意股跌近7%。全周各板块均累跌,银行和金融服务跌近6%领跌,跌幅最小的油气跌近1%。
本周最大的看点无疑是周五的美国5月CPI通胀数据,就在市场憧憬通胀见顶、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之际,这一数据无疑令投资者跌破眼镜,美股遭惊魂抛售,美债收益率狂飙,巴克莱率先喊出最快下周加息75个基点!
6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8.6%,创1981年12月以来新高,并高于上月及预期的8.3%增幅;CPI环比增长1%,显著高于预期的0.7%和上月的0.3%。
美国国债收益率全线年期美债收益率一个月来首次盘中升破3.10%,日内升逾10个基点。对利率前景更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升穿3.00%,创2008年来新高,日内升幅一度接近26个基点。美国长债的收益率升幅相比短债落后,收益率曲线明显趋平,部分收益率曲线倒挂。
消息拖累美股周五遭大幅抛售,道指低开219点后大跳水,临近收市一度劲跌884点,低见31387点,标指曾挫2.93%,纳指下滑最多3.62%。截止收盘,道指仍暴跌880点或2.73%,报31392点;标指及纳指分别跌2.91%及3.52%,报3900点和11340点。俗称“恐慌指数”的VIX波动指数一度跳升13.57%至29.63。
美股抛售激化避险情绪,避险天堂之一黄金强劲反弹,纽约期金抹平盘中逾1%的跌幅转涨,冲上一个多月来高位。美元走强的打击下,国际原油继续回落,但全周保住涨势,创四个月来最长连涨周。
另外,美国6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信心指数初值由5月的58.4,大幅滑落至50.2的纪录新低,远差过预期的58.1,而5月经通胀调整后的时薪按年跌3%,已连续14个月下降,反映通胀肆虐蚕食工资。
对冲基金名人Stanley Druckenmiller亦警告股市未跌完,认为熊市很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他又说,造成进一步跌市的催化剂是美联储以进取的方式应对通胀,这或会导致美国2023年陷入经济衰退。他透露,过去6至8个月曾做空债券和股票,并持有石油、黄金和铜等主要商品。若市场有合适机会,会再次做空股票,且打算在未来半年的某个时候做空美元。
澳洲联储再次提到了强劲的通胀压力和富有弹性的经济。澳洲联储现在已经开始了一个更积极的前置加息周期,最新举措彻底终结了新冠疫情期间实施的紧急降息政策,这也是澳大利亚新总理领导下的首次加息。
新加坡大华银行继续预计未来几个月会有一系列加息。澳洲联储将在2022年剩余时间再加息90个基点,使官方现金利率(OCR)在年底前达到1.75%(之前为1.25%),然后在2023年继续逐步加息。维持2.50%的利率峰值预期不变,但现在预计这个峰值将比之前的预测(2023年底左右)更早达到(2023年年中左右)。
CBA周四下调了澳大利亚GDP增长预期,预计这一个2.2万亿澳元的经济体今年将增长3.5%,低于此前预期的4.7%,随后在2023年继续放缓至“低于趋势水平”的2.1%,此前预期为3.1%。
值得注意的是,Aird并非唯一一位预测澳洲联储未来将不得不放松紧缩政策的经济学家。彭博经济的James McIntyre认为:“如果澳洲联储像市场预测的那样收紧政策,那么这将引发经济衰退,迫使其最早在2023年下半年逆转路线降息。我们怀疑它会走到那一步。”
除了澳洲联储外,周四的欧洲央行决议也释放鹰派信息。当地时间9日,欧洲央行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管委会会议,宣布暂时维持此前的利率不变,但是将在下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11年来首次宣布加息。
欧洲央行在当天公布的货币政策决定中表示,自7月1日起停止净资产购买,并计划在7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关键利率上调25个基点。如果欧元区通胀形势仍未见好转,预计在9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会再次加息,加息幅度可能会更大。目前,欧洲央行的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三大关键利率分别维持在0%、0.25%和负0.5%。
受能源和粮食价格飙升影响,5月份欧元区通胀率高达8.1%,创历史新高。从今年全年看,欧元区通胀率预计将达到6.8%。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高通胀是一个重大挑战,欧洲央行将努力确保欧元区中期通胀目标回到2%的水平。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说,随着许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日益强劲,通胀范围扩大,压力加剧。我们大幅上调了对欧元区的通胀预测,这些预测表明,通货膨胀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不受欢迎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