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口味烟弹禁售在即,烟民:门店坐地起价

时间:2022-05-05 06:36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按标准规定,电子烟产品将不会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这意味水果、茶香等口味电子烟产品将退出中国市场。

  电子烟已消费者陈祥告诉时代周报,“以前在门店买烟弹,99元一盒,一盒三粒,但最近涨了30元,简直是趁火打劫。”

  陈祥表示,一盒烟弹一般可使用两周,部分消费者使用频率高,4天就要用完一盒。按两周一盒计算,陈祥一个月电子烟花费约198元,但烟弹涨至129元后,则花费升至258元。

  一名电子烟商家向时代周报透露,部分口味暂时维持一盒99元原价,但如绿豆等十余种稀缺口味均已涨价至120元。

  “5月1日后就剩下烟草口味了。有喜欢的口味建议可以囤一点,现有库存售完即止。”上述商家表示,“5月1日正式纳入烟草监管,已经逐步停产所有口味。重新统一国家电子烟标准,水果口味会大幅减少。”

  时代周报从一名电子烟分销商处自3月底起,电子烟品牌已开启预订模式,原定于4月4日截止的预付款订单,配额于4月2日已被全部订完。

  “实际上,只要多加钱,就有货,什么热门口味都有。”该分销商表示,当前除了4、5代烟弹涨价外,1、2、3代烟弹依然保持原价。预计4、5代烟弹会在这个月底慢慢趋于平缓,大部分口味会恢复原价,但个别口味产品仍供不应求。

  事实上,监管举措对电子烟消费者群体产生冲击或有限。有机构预测,后期电子烟市场或可销售以烟草为主调的混合型烟草口味产品。新国标正式稿中对添加剂的许可使用名单及用量,与3月12日的二次征求意见稿一致,仍包含可可提取物、香荚兰豆酊、椒样薄荷油、柠檬油等口味成分。

  监管靴子落地,国内电子烟生产销售体系进入合规时代。

  华创证券预计,5月1日管理办法施行后,5月生产端牌照审批、发放;6月初至中旬零售许可证审批、发放;6月中旬统一电子烟交易平台上线日国标生效,全流程监管体系搭建完成。

  据中国电子烟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共有电子烟企业1520余家。制造企业1200家、品牌企业200家、烟油企业120家,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的制造、品牌、烟油企业分别为660家、50家和33家。2021年,中国电子烟市场零售规模为197亿元,海外出口规模为1383亿元。

  据华泰证券测算,国内电子烟市场生产端出货规模为51亿元,总体对应的国内电子烟出货规模为1434亿元。国内电子烟龙头思摩尔国际(2021年营收高达137.6亿元,但出货口径仅占国内市场的9.6%,出口仅占国内出口规模的6%。根据弗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思摩尔国际在全球规模以上品牌中的市占率为22.8%。

  按新国标,不符合标准的低端产能将退出市场,对行业领先企业形成利好。

  此外,新版《电子烟管理办法》删除了出口电子烟企业需要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要求。同时布局国内外市场的电子烟企业迎来发展加速期,不少投资机构亦将海外市场视为电子烟产业未来的主攻方向,部分国际烟草巨头已证明海外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