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脆断的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的一次集体大

时间:2022-05-04 15:30

  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为配合省市疫情防控大局,一汽集团决定自3月13日起有计划停产》文件,一汽集团决定安排在长春五大整车工厂有计划全部停产。

  3月17日恢复生产,按照年产能推算,原计划停产4天,将导致一汽大众长春工厂约4.8万辆产量的损失。

  第二次是从3月28日开始,一直持续至今。

  李斌扛不住了,蔚来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4月全国汽车产销压力确实很大。

  乘联会公布了3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销量情况,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新车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环比增长25.6%。

  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143.78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继续保持7.09万辆不变,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的4.9%。

  蔚来汽车发布的2021年度财报显示,蔚来汽车全年交付新车9.14万辆,同比增长109.1%;期间,公司营业收入361.36亿元,同比增长122.27%;净亏损40.2亿元,同比收窄24.3%。

  强如比亚迪也无力逃生。比亚迪2021年前三季度在营收增长近四成的情况下,净利润却下降28.43%至24.43亿元。

  新能源车厂卖一辆车少则亏1万,多则亏五万。

  新能源车在寒冬里大雪纷飞,零部件却在艳阳里四季如春。

  根据宁德时代1月27日发布的公告,其2021年净利润预计为140亿元-165亿元,同比增长150.75%-195.52%。作为全球份额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其利润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国内车企。

  赣锋锂业在2021年豪卷52.84亿,同比上升410.25%。华友钴业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37亿到42亿之间,同比增长217.64%-260.56%。

  负极龙头璞泰来、电解液天赐材料等锂电池零部件的利润均实现大增。

  翻开蔚小理的财报可以发现,不是没赚到钱。以蔚来举例,2021年毛利率达到18.9%,而上一年仅仅为11.5%,制造业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正在凸显。

  可是,新能源车的期间费用开支巨大,如同闸门泄洪,利润自然无法留存。

  2021年全年,蔚来汽车研发费用为45.9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84.6%。小鹏2021年的研发费用也高达41.14亿。

  仅换电技术蔚来在四年的投入已经超过155亿元。

  蔚来在费用端更是大手笔,2021年全年,蔚来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68.78亿元,同比增长74.9%。

  在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费用之下,本已入不敷出,其带来的结果便是债务上升。

  在过去一年,蔚来汽车资产负债率增长近8个百分点至58.03%。

  
 

  随着汽车产业加快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步伐,新能源车厂之间的明争暗斗进入白热化。

  在新能源车的比拼中,对技术的追逐是最大的主线。各大厂家在研发的投入毫不吝惜,大开大阖,意图率先驶入技术变革带来的高速赛道,甩开对手。

  研发太过于烧钱,如同军备竞赛般愈演愈烈,几年几百亿资金悄无声息地砸进去了。假若技术研发方向与实际需求出现偏颇,无疑将对车企造成重创。

  新能源车市的红利,纷纷被动力电池、芯片等零部件企业抢走,而赚钱的新能源车企寥寥无几,一些主机厂甚至出现巨亏。

  新能源车厂的脆断性正展露无遗。

  不必悲观

  经过45天的艰苦鏖战,吉林省各市州均实现了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正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中国一汽红旗蔚山工厂总装三线近日实现单班复产,标志着中国一汽复工复产正式启动。接下来,中国一汽在吉林省长春市布局的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一汽丰田等工厂也将陆续复工复产。

  据悉,目前上汽集团的不少工厂仍在生产运行中,例如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中仍有4000名员工处于工厂闭环管理中,维持着生产运转。

  据临港基地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前已优先抢运零件至临港基地,保证生产正常运转

  目前上汽各生产企业对复工复产准备情况进行排摸,排摸结果于4月17日 前反馈至集团质经部,各生产企业根据排摸情况于4月18日开始启动复工复产的压力测试。一旦压力测试顺利,企业将尽快安排整车及零部件生产。

  新能源车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会迎来一波修复,行业仍旧处于高景气度。

  可是,另一方面,车厂间的争夺愈演愈烈,稍有不慎则满盘皆输。新能源车企在前行的道路上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