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知网续订费近千万且连年上涨!中科院:不堪重

时间:2022-05-04 07:40

  一则“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在社交媒体流传。

  红星资本局致电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至截稿暂未得到回复。但红星资本局从多位中科院内部人士处证实了此事。

  红星资本局就此事致电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截至发稿暂未取得联系。不过,红星资本局从多位中科院内部人士处证实了此事。中科院某理工科研究所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4月15日,他所在的研究所发布邮件通知停止续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其中就提到了CNKI数据库价格太高的问题。

  学会期刊与文献部发布了“关于CNKI中文数据库暂停使用的情况说明”,其中提到:“现接院文献情报中心通知,由于与CNKI在价格谈判方面存在较大争议,可能于近期暂停使用。”邮件还附上解决方案,希望大家投票选择,一个是由院里承担费用使用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替代CNKI,另一个则是由各研究所自主承担经费,继续订购CNKI数据库。

  之后仅对参团订购的研究所开通。”

  红星资本局向同方知网公司求证,客服人员表示,无法回复此问题,建议工作日咨询相关部门。

  武汉理工大学曾在官方微博发布相关声明称,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合同到期,由于续订价格离谱,其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不成功。

  北京大学在官网发布中国知网即将停用的通知:“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上一年度合同截至2016年3月31日,期满后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一司回复称,“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核实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采购万方数据库的金额是33.8万元;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采购万方数据库的金额是18万元。

  
 

  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采购万方数据库的价格为18万元

  知网一年营收12亿元

  人民日报曾评论高收费因“一家独大”

  中科院也在上述通知中表示,2021年中科院集团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中国知网的“赚钱”能力可见一斑。

  从其母公司同方股份的财报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财报显示,同方知网是同方股份的孙公司,2020年,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3亿元,毛利率为53.93%。2021年上半年,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约为4.9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893万元,毛利率为51.3%。

  
 

  图据同方股份财报

  知网保持高毛利率、净利润丰厚的原因,自然与其极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关。但中国知网的市场占有率也并非一开始就这么高,2021年12月底,经济参考报曾发表评论称,知网当初的崛起,是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鼎力相助。如今知网的“江湖地位”,也不是自由竞争的结果,而要感谢相关政策的扶持。

  根据知网“CNKI工程大事记”介绍,1995年,《中国学术期刊》正式立项。1998年,清华大学设立的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成立,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系统工程全面启动。1999年,清华大学集成《中国学术期刊》收入的3500种期刊和另外3100种公开出版的期刊上网,开设“中国期刊网”站获准开通。

  1999年4月,CNKI主体工程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999年10月,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总局等五部委将CAJ-CD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在此基础上,才有了2004年底,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

  除了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也曾在评论中指出,从论文查重高收费,到作者下载自己论文被收钱;从低价甚至不花钱就能收录学术,到用户下载时却标上高价等等。究其因,就是一家独大,作为国内大型中文数据库,在学术界有着巨大影响力。

  “面对维权和批评,知网应当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赢得大家的谅解,虚心接受监督和批评,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发展上,找到合理合法的平衡点,这才是长远发展的正道。”人民日报在评论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