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信托教父”高天国病逝:“现金奶牛”安信信
安信信托原总裁杨晓波也被一并带走调查。
结果由于中弘集团经营恶化,于债券到期前三天退市……
其股票简称变更为ST安信。
上海银保监局披露,经调查认定安信信托在信托业务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上海银保监局要求安信信托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共计1400万元,为信托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罚单。
称上海国之杰持有的安信信托14.55亿股股份第二次进入司法处置程序,但最终因无人竞价而处置失败,将视情启动第三次处置,处置日期另行通知。
曾经的“现金奶牛”已成了无人愿意接手的腐肉。
致成这一地烂账的,与高天国的行事风格不无关系。
两位“贵人”锒铛入狱,信托教父靠“关系”发家
1951年,高天国出生于四川阆中,参过军、盖过楼,在体制内的工作还是“铁饭碗”的年代,高天国已经在中建第七工程局做到了副局长的位置。
但对于一个“枭雄”来说,传统体制里的各项保障显然不如商业场上的高风险高回报更符合他心意。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代到来,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投身私营工商界,高天国自然也在此列。
当年6月,海南世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海南大昌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高峰。
再加上此前高天国在香港注册的香港创安集团,他“下海”涉足的方向非常明晰,因为当年在海南这个地方,下海商人的业务基本就是一个——炒地皮。
本就在房地产行业耕耘多年的高天国,有着常人下海不可企及的背景优势。
1992年10月,在河北省原省长程维高的第一任秘书吴庆五的运作下,高天国拿到了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河北省办事处的1000万借款,并在此后只流通在高天国和吴庆五之间,到1994年该办事处被撤销后也未归还。
同年12月,贵州省政协常委、贵州信托董事长闫健宏通过贵州信托给高天国贷款2000万元,并在此后向高天国借出多笔资金。作为回报,高天国则以“担保费”、“包干利润”等名义又将多笔资金返还给闫健宏或其指定的下属。
此后,吴庆五因严重贪污受贿被判处死缓,闫健宏因贪污受贿被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而这些非法流入高天国口袋的资金,也在海南房地产的一片泡沫中化作一众烂尾楼,再难寻迹。
此外,高天国还曾动用各种关系向东租冀办、贵州信托等机构套取资金,在海南各大银行大量借款,产生无数金融违约纠纷,部分贷款被其以延期和贷新还旧的方式拖延到了2001年,直至银行起诉。
而借“关系”获资、“欠贷不还”的行事作风,在高天国的商业运作中依旧会高频出现。
金蝉脱壳套利“不良资产”,左手倒右手由实业入金融
“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这句曾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报的广告语,在九十年代的洗脑程度不亚于它的后辈脑白金、步步高之流。
在那个还没有完全脱离布票、粮票、油票和模式化营业员的时代,郑州亚细亚以令人如沐春风的售货员与超前的体验式经济,迅速打破了传统的百货零售业格局。
开业后7个月,亚细亚销售额就达到9000万元,2年跨入全国50家大型百货商场行列,6年营业额翻5番,常令郑州万人空巷,货架动辄被顾客抢购一空的亚细亚,迅速成为全国上下最为知名的商场之一。
就在此时,逃离了海南房地产泡沫的高天国来到了河南,成立了海南大昌实业发展公司,同时,从未涉足百货领域的他通过旗下的大昌实业强势入股亚细亚。
而当时蒸蒸日上的亚细亚,最大股东河南租赁不但允许了高天国买下了18%的股份,还向其借出了1859万的无担保贷款——这笔糊涂账后续直接影响到了亚细亚的经营,1998年,因为经营不善及购股款项问题,郑州亚细亚多为股东发生争执,郑亚集团被迫于1998年关停。
借给高天国的1859万贷款,也随之消失去了“天国”。
直至2006年,河南租赁在处理与高天国的债务纠纷上,这场“内幕交易”才真相大白,当年借贷给高天国的河南租赁前副总经理、郑亚集团前董事长张春景,后来担任了上海国之杰与安信信托董事长——而后两者均为高天国实控企业。
张春景在其主持转让河南租赁手中股份两个月后,就离开了郑亚集团,同期河南租赁开始向高天国及其旗下的海南大昌追讨欠款,后来代表国之杰与河南租赁对簿公堂的,正是张春景……家贼难防了属于是。
在把亚细亚搞得鸡犬不宁的同时,高天国还顺势成立了自己的连锁百货公司——仟村百货。
借当年势头正盛的“亚细亚”之名,仟村百货迅速开向了北京、上海等地。河南省内延用亚细亚的品牌,省外则统一使用“仟村百货”品牌,其中昆明的仟村百货,曾创下开业当天日销220万的业绩记录。
只是好景不长,郑亚的关停不但连累了借着其名头的仟村百货,与郑亚高度雷同的商业模式也让仟村百货同样陷入了经营不善的问题,同年,仟村百货因无法偿还多家银行和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等共计逾3.04亿元的欠款,高天国被迫抵押掉美亚大夏全部的房产,并将欠款作为不良贷款被司法拍卖。
也就是在处理手下的这些不良资产时,高天国悟了。
1999年,高天国前往上海注册成立了国之杰,又借上海国之杰成立了上海假日百货有限公司。乍一眼以为高天国是要重整旗鼓再战百货了,其实不然。
2005年4月,高天国委托建行昆明城北支行,将旗下的安富地产所持有的上海假日百货总面积约1.55万平方米的房产进行拍卖,用以偿还其欠下的2.68亿本息欠款。
接着一位神秘买家出手,以1.17亿元价格拍下该房产。
几个月后,被拍卖房产中的一半楼层被上海国之杰以1.08亿元的价格置入上市公司安信信托,由此,2.68亿元的欠款先成“坏账”,后被低价拍下置入安信信托,这么一趟下来,债务被“还清”,而房产依旧还在高天国手中。
同样的,此前昆明仟村百货被银行用以抵押的美亚大厦,本身远不值3.04亿元的欠款数额,为弥补损失银行就不得不将房产交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理。
接着高天国控制的上海国之杰,花费约7610万元,陆续从各种债权转让机构和拍卖机构买断3亿债权的大部分,并拿回抵押掉的美亚大厦房产的主体。一前一后为自己“免除”了近两亿的欠款,还保下了自己被拍卖的资产。
由此,高天国正式开启欠贷不还-银行处理坏账-低价购买资产包的套路,一次次摆脱借贷危机,金蝉脱壳。
直到入场安信信托,他又把国之杰变成了他最重要的投融资平台,控制国之杰直接干预安信信托经营管理,致使安信信托内控形同虚设。
而与四川信托等企业互发产品套钱、发行投向不明确的纯资金池集合信托计划,并挪用计划资金等行为,无非就是高天国一向“投机”的延续。
到如今安信信托陷入巨大流动性危机,高天国难辞其咎。
只是如今斯人已去,曾叱咤一时的“信托王”倒在了自己的“帝国”崩溃前夕,再也不用理会身前身后事。
在繁华泡沫破碎后,人们也才发觉他一生的起落,似乎不过是乘时而行。
无论是早期的炒地起家,还是后来的“金蝉脱壳”套利不良,早就成了时代的遗迹。旧江湖里可能尽是投机者们足以驭帆的偏风,但无奈新的商海里,早已没有泛得起他们的大船了。
参考资料:
《信托生死局》,财新网
《信托大亨高天国秘史:玩转坏账坐拥千亿》,财经
《2000亿安信信托变一地烂账!高天国人生巅峰滑坡,到底错在哪?》,凤凰网视频
《信托大佬高天国病逝,四川传奇首富跌宕一生,如今公司重组无人问津》,大猫财经
《又一金融大鳄被抓:身家过百亿,女儿年薪近400万!》,锐眼财经
《安信信托实控人高天国因病逝世!风险处置工作仍在推进,去年预亏11亿元》,券商中国
《71岁信托大亨病逝:大起大落,操盘2000亿信托帝国,身患癌症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