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浙商证券:制造业投资有哪些金融支持?

时间:2022-04-21 18:16

  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政策侧重支持的效果显著,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大幅提高,明显高出整体信贷增速。与短期贷款对应企业短期资金周转不同,中长期贷款对应企业的中长期资本开支,中长期贷款的增速提高对新增产能、厂房建设的投资拉动更为显著,近两年金融支持对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浙商证券认为,后续金融领域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重点支持制造业,新制造稳增长的大背景下,预计制造业投资是今年最大预期差,预计今年全年增速有望达11.1%。

  央行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强调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的支持,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增加高新技术制造业信贷投放。银保监会2021年4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制造业金融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资金支持,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相关要求等。此外,银保监会同年12月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要求相关机构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发展,保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长。地方层面,2021年7月,重庆银保监局牵头出台《重庆市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信贷投放,重点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资金支持”。2022年3月,央行等四部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强化金融支持先进制造业,包括完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金融支持等政策。

  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强调工作目标“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继续实现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即此类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并提出多项落地政策。

  5)相关利率政策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压力。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降息或降准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尤其是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对小微企业提供定向支持。2021年全年,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2021年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3%,比2020年下降0.22个百分点,降幅大于企业贷款利率整体降幅。

  上述政策体现出了金融持续支持小微企业、保市场主体的政策意图,为小微企业减轻付息压力、缓解融资困境,有助于稳定制造业投资。

   新制造稳增长的大背景下,预计制造业投资是今年最大预期差

  该行在2021年11月发布的年度策略报告《先立后破产业突围》中前瞻性提出,制造业将是2022年稳增长核心支撑,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9%已有兑现,该行继续提示2022年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力量,全年增速有望达11.1%。

  该行重点提示未来“新制造稳增长”格局下,制造业投资将替代传统的基建、地产投资,成为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主要有两条逻辑:其一是制造业供给端补短板,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强链补链,以链长制为抓手,政府参与协调并衍生大量制造业投资。其二是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基础再造,主要表现为产业的“两化改造”,分别是产业新能源化和产业智能化,产业基础再造将驱动企业的投资行为发生深刻变化,企业的资本开支将不再拘泥于原有产业的盈利,而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产业转型趋势的推动开展跨产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