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全球股市隔夜一览:股大涨、金油集体重挫!美

时间:2022-04-20 08:42

    美股周二收高,科技股领涨。道指上涨500点,纳指涨逾2%。投资者关注本周密集出炉的财报及国债收益率的动向。美国3月新屋开建总数创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1.45%,标普500指数涨1.61%,纳斯达克指数涨2.15%。

    叮咚买菜涨超11%,爱奇艺、蘑菇街、360数科涨超8%,荔枝涨近8%,网易有道涨超7%,满帮涨近6%,金山云、趣头条、开心汽车、百世集团、名创优品涨超5%,小牛电动涨近5%,雾芯科技、欢聚集团、第九城市涨超4%,高途涨近4%,哔哩哔哩、新东方、富途控股、万物新生涨超3%,陆金所控股涨近3%。

    根据报告披露,相较于今年一月的世界经济展望(WEO),IMF将2022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从4.4%和3.8%均下调至3.6%。其中受到俄乌冲突直接影响的俄罗斯今年经济增速展望直接从+2.8%下调至-8.5%,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期也从3.9%下调至2.8%。IMF同时预测,俄罗斯经济到2023年还将处于收缩状态。

    芝加哥联储埃文斯表示,对今年的加息路径感到满意,包括两次加息50个基点,预计年底前利率将升至2.25%-2.5%。美联储加息幅度超过50个基点没有任何必要。如果通胀仍然居高不下,美联储将加息至中性利率以上。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被问及75个基点的加息幅度时表示,任何行动都是可能的,但这个目前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博斯蒂克表示,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是美联储需要谨慎的信号,是不急于使利率超越中性利率的原因。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4月19日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领导人举行了视频会议,商讨如何应对俄乌冲突。美英加三国表示,将为乌克兰提供更多火炮武器。多位知情人士19日表示,拜登预计将于未来几天内宣布新一轮对乌军事援助,规模将与上周的8亿美元军事援助相近。如果消息属实,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规模将达到30亿美元。

    当地时间19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该部门主席团科学与教育会议上表示,北约在俄罗斯边境附近力量的不断加强已经不只是说说和威胁而已,在这种状况下俄罗斯应当做好相应准备。俄罗斯有必要增加现代化武器的供应,即可靠的高科技军用和军民两用装备。梅德韦杰夫还说,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是一场经济战,形式非常复杂。

    摩根大通策略师Marko Kolanovic表示,大宗商品价格失控,全球央行政策分化,以及近期股市抛售,带来了难得的成长股和价值股买入机会。“现在的情绪和仓位情况都过于悲观,” Kolanovic和Bram Kaplan在周二的报告中写道。他们预计股市短线可能上涨,特别是小盘股和高贝塔股票,并建议投资者建立一个包括科技、生物技术和创新技术在内的成长股以及包含金属和矿业等价值股的“杠铃式投资组合”。

    芝加哥联储行长Charles Evans一向属于鸽派阵营,而且与鹰派的James Bullard不同,Evans今年在FOMC没有投票权。不过,他的言论仍值得留意,因为他算是点阵图下半区的代表。今天下午,他表达了一种认知:利率可能需要高于中性水平,而这正是点阵图2023年大多数点暗示的情况。

    美国经通胀调整后的债券收益率即将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转为正值,这将给风险资产带来进一步压力。自3月初以来,10年期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飙升逾1个百分点,周二触及-0.04%的高点。其他期限的债券名义收益率周二也在攀升,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9年初以来首次升至3%。

    美东时间周二(4月19日)盘后,流媒体巨头奈飞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尽管市场对奈飞用户增速放缓已有预期,但该公司一季度流失了20万用户,这让投资者感到措手不及。受Q1糟糕表现拖累,奈飞股价盘后暴跌逾25%。

    财报显示,奈飞Q1订阅用户总数比去年第四季度减少了20万,远逊于分析师预期的增加250万,该公司上一次用户减少还要追溯到2011年10月,当时它失去了80万付费用户;Q1营收为7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0%,略低于市场预期的79.3亿美元;Q1每股净收益为3.53美元,好于华尔街预期的2.89美元。

    4月19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复工复产,8000名员工到岗。特斯拉超级工厂生产制造高级总监宋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会在接下来三四天内进行产能逐步爬坡到整体单班满产。

    伦敦时间周一(4月18日),澳大利亚电动汽车充电桩公司Tritium DCFC Limited(下文简称“Tritium”)在其官网宣布,公司与能源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签订了一份多年期合同。

    IBM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IBM第一季度营收142亿美元,同期增长了7.7% ,而分析师预期为138.5亿美元;持续经营的净收入同比增长64%至6.62亿美元。整体净收入下降了 23%。

    丰田汽车制造与工程业务高级副总裁Norm Bafunno称,“丰田客户想要的是高能效的电气化汽车,这些投资将使我们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我们致力于在美国投资,我们的团队已经准备好迎接这个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