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新规实施,明星基金经理卡着时间离职!600亿顶
中欧基金公告称,周应波因个人原因卸任中欧时代先锋、中欧互联网先锋、中欧明睿新常态和中欧远见4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职位,中欧创新未来基金增聘周蔚文担任基金经理。
中欧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周应波因个人原因卸任在管的最后一只公募基金,这也意味着又一位管理规模近600亿元的顶流基金经理离开公募舞台。
该基金近5年累计净值涨幅243.7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上涨14.13%,基金年化涨幅收益28%,最大回撤-21.79%。
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周应波,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服务。
从出资比例看,周应波出资940万元,持股47%,为第一大股东;陆文俊出资640万元,持股32%,为第二大股东;刘磊出资300万元,持股15%,是第三大股东;翟鹏、吕一闻、符旻三人分别出资40万元,出资比例均为2%,并列第四大股东。
周应波担任董事长,陆文俊出任总经理。包括周应波、陆文俊在内的6名携手创业的自然人股东,涵盖了投资、研究、交易、风控等所负责的领域。
陆文俊是中欧基金的首批事业部合伙人。他曾就职于长信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公司,因银华价值优选拿到业绩亚军,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基金经理,加入中欧基金后担任专户总监。
此外,刘磊是市场上的第一代交易高手,曾在宏流投资担任首席投资官,是上海运舟的交易总监。吕一闻、翟鹏分别是电子行业和宏观的资深研究员,负责上海运舟的研究工作。符旻是资深风控总监。
谈及后续产品的布局节奏,周应波对媒体表示,新公司仍在等待上海疫情缓解之后,向基金业协会申请备案登记。
上海运舟或许也会带上“成长股”的标签。“广阔的资本市场里有长坡厚雪也有荒漠沙尘,我常将自己的投资框架假想为‘能粘厚雪的圆形滚石’,但无数次发现只是‘滤过砂砾的漏斗’。”周应波表示,“6年基金管理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很多自身不擅长、做不好的事,我总结出了诸如‘可靠的管理层’、‘差异化的成长股’等投资认知的方向,未来也希望在看得清、弄得懂、做得深的成长股领域继续探索投资的真谛。”
顶流离职潮再现,监管新规助推?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经理已多达87位,涉及63家公募基金,远高于去年同期数据。
而更为显著的是,离职名单不乏业内明星基金经理。除周应波,还包括兴全500亿顶流基金经理董承非、农银汇理的赵诣、博时基金“医药一哥”金葛晨、国泰基金老将杨飞、华安基金的崔莹、宝盈基金的肖肖以及浙商基金的查晓磊等等,而且他们中的多数都是“奔私”,开辟个人战场。
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2022年总体体验不佳。有资深私募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资管圈向来“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资源较少的新私募可能不得不趁着行情火热多发产品冲规模,而对于影响力足够的顶流基金经理而言,逆势布局更有利于打造更好口碑。
也有公募人士对时代时代周报表示,对于“顶流”基金经理来说,过往业绩是金字招牌,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因此他们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选择更多。对于公募基金而言,业内人才流动是常态,如何挽留住人才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于2月18日发布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已于4月1日实施,其中新增“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不得聘用从其他机构离任未满6个月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的条款。
“这就意味着4月1日以后,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如果离职,要在半年以后才能上岗从事相关工作,所以只要已有离职想法的很多基金经理都是趁着这个日期前办好相关手续,这或许也是助推了今年一季度离职潮集中爆发的一个关键因素。”上述公募基金人士向时代周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