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旋涡中体系结构设计的中概股
被称为“港版纳指”的恒生科技指数创下历史最高单日跌幅11.03%,3月15日跌幅也高达8.1%。体系结构设计恒生科技指数选股范畴主要是与科技高度相关的港股上市公司,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京东、小米集团和中芯国际等巨头,而这些公司都是目前中国的优质企业,可见中概股面临的形势之严峻。
恒生指数的跌幅同样惊人,跌幅5.72%,跌破2万点大关,报18415.08点,创下6年来的新低。
追踪93只主要中概股表现的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相较2021年2月创下的历史高点,累计跌幅已经超过75%。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5家公司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的暂定清单。
在美中概股跌势惨烈:截止3月10日美股收盘,逸仙电商暴跌39.52%、爱奇艺暴跌21.71%;哔哩哔哩在港股虽上涨5.35%,但在美股大跌14.1%;在港股同样上涨2.68%,但在美股下跌7.31%;阿里巴巴、知乎、微博和百度当日跌幅同样在7%左右。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也释放关于中概股的向好信号。会议透露,关于中概股方面,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4.59%,部分在美热门中概股股价再度出现下跌状况,其中,知乎跌幅近20.93%、哔哩哔哩跌幅14.34%、跌幅8.8%,爱奇艺、拼多多跌幅近8%,阿里巴巴跌幅也超过了4%。
蔚来成功在港股二次上市。至此,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领头羊“蔚小理”自齐聚美股后,又于港股重逢。
蔚来现金储备共计约470亿元。同年11月,蔚来完成约127亿元美股ATM增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9月30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规模分别为453.6亿元、488.3亿元,资金同样充裕。
有60家中概股公司满足二次上市条件回归港股,60家中又包括35家当前已符合条件的公司,及25家公司可能在未来3-5年内满足条件。虽然还有197家公司目前看来未能满足回港上市条件,不过中金表示,其市值占比仅有9%左右,整体占比不大。
图 / 彭博资讯、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此外,市场的担忧还在于:港股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为这么多中概股公司提供流动性?毕竟,港股资金量低于美股,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中金公司看来,更多中概股回归对港股意义重大,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在香港沉淀。但同时,在摘牌等极端情形下,中概股上市公司有可能会因此损失部分海外投资者,例如那些只能纳入美国上市股份的海外ETF基金,又或者一部分对投资区域、税率、交易工具等有较多限制的海外投资者等。
而在严民看来,在美国交易中概股的资金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国内的资金,且当这一批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具备创新性的公司回归港股,势必会吸引更多国内投资者参与其中。因此,未来的流动性压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并非所有的中概股回归都能有“众星捧月”的待遇。
“中概股回归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肯定利弊也不同,比如早期奇虎360就因为在美股估值太低而选择私有化回国上市,登陆A股后早期也有不错的估值。但同样从美股退市的博纳影业,却因为监管政策收紧,上市受阻,至今未能成功。”严民说。
他认为,虽然美股、A股、港股等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投资偏好、估值存在差异,但归根结底,看的还是公司基本面,看企业是否有好的商业模式、科技创新和良好的增长空间。
“虽然股市经常跟风炒热点,但投资的本质还是价值。”严民补充说道。
4
结语
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奔赴海外上市形成热潮,互联网、教育、文娱、科技、新能源和创新医药等众多创新行业的代表公司受到海内外资本热捧,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造富神话。
如今,市场已变,在中美博弈背景下,国内外监管政策加码,在曾经的资本宠儿中概股身上,大跌频频上演,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蔚然成风。
中国股市或许更懂中国企业讲出来的故事,然而,时间已证明,并非所有回归的中概股都能有完美结局。资本市场相信“故事”,但最终考验的,还是公司本身的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