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A股虎年能否迎来牛市?

时间:2022-02-02 21:24

    欧洲和亚太地区股市也都出现调整。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逼近26000点大关,创近一年多新低,韩国综合指数也是连续多日下跌,最低点位较2021年高位调整幅度已超过20%。美国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更是狂泻了几千点。

    原因何在?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指出,国内外因素均有一定冲击。国内疫情继续发酵,消费预期不稳,基建和地产去年12月数据未出现明显反弹等,增长下行压力仍在困扰短期市场。

    海外来看,美联储释放加息与缩表信号,乌克兰争端发酵进一步打压风险偏好,风险资产承压明显。尤其是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鹰派论调后,全球市场集体萎靡,这也对国内市场情绪形成明显压制。

    但导致两次调整的核心原因不同。上述报告指出,2021年初市场调整的核心原因是对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后续央行对货币政策收紧的辟谣以及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共同促进了A股企稳。当前,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缺乏估值性价比较高的板块是阻碍市场上行的核心因素。

    在他看来,国内经济处于筑底阶段,稳增长基调下,全年无论是总量增速还是行业结构,边际上持续改善是大概率事件。同时,美联储紧缩的实质风险被短期夸大,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比此前牢固,外部政策的负面预期已经被充分甚至过度反应。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央行货币政策影响更大,任何股市都会有“经济不好、央行在就好”的政策底逻辑。中国央行并未让市场失望,1月17日MLF(中期借贷便利)和7天逆回购降息10个基点,兑现稳增长信号。

    “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央行需要财政、产业等多种政策配合,未来需要走一步看一步。股市也将回归以基本面为主,政策预期已经较为充分。”管涛还称,在不确定性较多的情况下,短期A股可能仍会震荡调整,缺少明确方向。不过,未来调整幅度可能会小于美股,结构行情仍会持续。

    杨恩直言,市场波动是始终存在的,然而这往往也会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机会。预计未来12个月,中国市场的企业盈利增长将超过15%。无论是相对于其历史平均水平,还是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目前中国市场的市盈率均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