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2022年期货市场宏观形势和投资策略展望

时间:2022-01-11 18:37

    2021年,期货市场的主旨是服务保供稳价大局,化解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隐患,提高了大宗商品科学定价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另外有数据显示,当前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突破一点二万亿元,比去年底的增幅超过44%,另外期权品种也大幅扩容,我国场内期货期权品种达94个。开户以后能做的无门槛品种高达60多种。

  区间操作为宜中国经济处于疫后余波期,滞胀倾向以及地产拖累经济使得宏观预期偏弱。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稳增长信号。在经济环境偏冷的氛围下,2022年国内政策预判为宽货币+宽财政+稳信用的基调。央行或将再度降准甚至降息。同时财政政策前置将成为维稳经济的要点。

    策略上,期指建议依托震荡区间以高卖低买操作为主,可适当关注大盘蓝筹的波段性机会,采取多IH/IF空IC2203、2206合约的跨品种套利操作,适当降低单边敞口。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政策从宽松回归中性的过程,预计将进入稳步的上行态势,以偏多操作为主,同时继续介入多IC空IH/IF策略。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宏观经济面临多重压力,但宏观政策进入到宽松期。而从A股角度来讲,金融、地产的估值己跌至历史低点附近,封杀了沪深300指数大幅下跌的空间,而战略型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能否对冲旧动能带来的压力,还需进一步观察。未来杀跌动能主要来自于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股,而代表新经济的新能源、芯片、医药从长远看,也只是调整,且占比还是较小,所以只要银行、地产能够稳住基本盘,指数恐难出现单边凌厉的下跌。但在宏观下行的压力下,也很难出现快牛行情,未来,我们有可能开启了一个慢牛的行情,周期的属性会减少,所以我们预计2022年市场还将维持低波动率运行。

    预计2022年上半年随着政策面的宽松,A股市场估值存在一定的抬升空间,但结构分化可能还会延续。结构上,2022年上半年期间,对于2021年一直处于低位、与经济关联度较高的金融、地产、消费而言可能会迎来估值修复行情,从而带动权重指数上行;而2021年大幅跑赢市场、估值偏高、预期偏高、仓位不低的部分制造成长风格可能会暂时相对落后,市场风格将会对应地表现为大强小弱的格局。待政策发力告一段落、稳增长交易结束后,市场风格可能重回成长。

    2022年权益市场预计整体呈现偏弱的态势,但结构性行情仍在。策略方面,我们建议上半年采取稳健的多空套利策略,2022年一季度建议多IH空IC,二季度建议多IF空IC.下半年风格趋于均衡,建议单边持有IF多单。此外,由于新上市的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相较沪深300存在更大的alpha,策略方面可以采取择时对冲的方式赚取更高的收益。

    展望 2022 年,铁矿石市场或呈现供应宽松局面。从供应端分析,在排除不可抗力影响,市场预计 2022 年巴西淡水河谷产量计划增加 500-1500 万吨;力拓有 500 万吨增产预期;BHP 和 FMG 产量环比持平,四大矿山有 1000-2000 万吨的增量预期。随着矿价回落,非主流矿生产积极性下滑,但整体供应也将保持增长趋势。从需求端分析,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对粗钢供给的影响将持续存在,预计 2022 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将继续下滑。

    最后关注铁矿石现货供需季节性因素,一季度为澳洲及巴西飓风、强降雨多发期,恶劣天气可能影响铁矿石生产及运输;二三季度铁矿石现货供应将逐步增加;四季度供应量相较于二三季度会小幅回落;关注供需矛盾变化寻找钢矿阶段性供需错配带来的投资机会。2022年铁矿石整体运行区间预估在 480-950 元/吨

  供需新格局,煤价渐回归。鉴于2021年核增的部分产能将会转化为永久性产能,并在2022年逐步全面达产,届时煤炭供给将稳中有增且可更加灵活调控,再难出现供给紧张的局面。需求侧或稳中微降,新能源替代会逐步增强,且基于能耗双控政策和碳达峰目标,高耗能行业如冶金、化工等需求将回落,但海外需求对国内制造业仍具韧性,预计上半年制造业用电需求仍有增长。同时为了巩固政策调价的成果,政策限价短期不会轻易放松,预计煤炭价格中枢将下移。新的长协基准价格给予了市场更多的参考空间,长协基准上调或预示煤炭明年不会有很大的跌幅,预计全年运行区间在650-850元/吨之间。

  供给方面,2021年,焦煤产量呈现V字形,一季度产量增量较多,二三季度国内的焦煤产量同比减少,四季度煤炭保供加码,焦煤产量再度回升。焦炭产量较去年比出现小幅下滑,全年产量呈现前高后低。2022,保供增产影响下,上半年焦煤供应或维持宽松状态,但下半年保供增产或将退出,叠加煤矿安全监管,焦煤高产量难以长时间维持,叠加双碳政策背景下整体产量将有一定收缩。需求方面,在全球缩减货币政策及国内房产管控压力偏强下,终端及下游需求较为不足,预计双焦生产跟随下游实际供需为主,此外重点关注环保政策对焦企影响,预计全年需求呈现稳中偏弱。库存方面,2021年,整体供应会略偏紧,所以煤炭库存处于低位水平。2021年,在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下,要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所以明年在运输及库存环节会确保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在今年偏低的情况下,明年库存方面将趋向于增加。焦煤、焦炭总库存水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预计2022年,焦钢厂炼焦煤库存趋势或与今年相近,但是整体库存水平将略低于今年。综上所述,预计2022年焦煤焦炭期货价格将震荡运行为主。焦煤期价运行区间预估在1600-2800元/吨,焦炭期价波动区间预估在2350-3550元/吨之间。

  供给方面,2021年,高利润刺激下,厂家生产意愿较足。但随着全国步入电荒时代,多处主产区限电限产,使得产区迅速降产,整体产量出现前高后低态势。2022年,预计能源紧张逐步缓解,但在双碳背景下,合金作为高耗能产业,供应仍受一定约束,整体产量有望呈现稳中有涨,阶段性偏紧态势。需求方面,2021年,下游钢材市场产量前高后低,整体需求较为尚可,三四季度合金需求较为不佳,且对于铁合金采购压价比较严格。2022年,双碳政策下能耗双控及限产政策有望成为常态,政策端对钢材供给的影响将持续存在,需谨慎集中性减产对合金需求的冲击,预计合金需求将跟随下游钢材及终端需求步伐节奏为主。库存方面,2021年,硅铁、锰硅厂家库存维持低位,而交割库库存维持高位。2022年,铁合金厂家库存有望呈现增加,而交割库库存会减少,平衡市场各个环节,这也是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的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综上所述,预计2022年硅铁锰硅期货价格将呈现成本线附近宽幅震荡走势,硅铁期价运行区间预估在6800-9800元/吨,锰硅期价波动区间预估在6500-9500元/吨之间。

  预计总需求同比下降5-8%左右。钢材价格大涨大跌后,在11月中旬基本回到原点。钢材价格主要围绕压减粗钢产量政策与三道红线下房地产需求展开,行情在预期与现实间不断切换。展望2022年,在供需错配相对缓解的背景之下,钢材供需双弱,供应存变数,预计2022年粗钢产量仍有同比下降2%的空间。房地产走弱及出口需求边际下滑的情况下,预计总需求同比下降5-8%左右,供需双降下,钢价难再新高,重心将逐步下移。

  豆粕现货价格有望回到3000元/吨,择机逢高抛空。预计2022年豆粕呈现宽幅震荡、重心下移的走势,豆粕现货价格有望回到3000元/吨,豆粕基差将保持弱势。根据天气情况,豆粕存在阶段性的做多机会。但从长期来看,豆粕供应宽松格局将形成,豆粕仍可以择机逢高抛空。

    在美豆价格高位的刺激下,2022年美豆种植面积有望继续增加,而展望明年下半年的天气,拉尼娜结束后天气回归正常可能性大,美豆增产的可能性也很大,美豆库存有望继续增加,美豆价格有望向1000美分/蒲式耳一带回归。2021年10月份以来中国进口大豆榨利大幅上升,中国油粕强于美豆价格,油粕现货高基差使行业榨利水平大幅提高,预计在2022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将保持高位,中国有望大量采购南美大豆。2022年中国养殖行业有去产能的需求,生猪、肉禽饲料需求不容乐观,豆粕蛋白需求较难保持正增长水平。

  供应方面,2010-2012 年的橡胶树种植高峰,由于天然橡胶是多年生农作物,从开始种植到开割需要 7 年,这就意味着种植高峰期的橡胶树集中在 2017 年-2019 年开割,旺产年份则会相应延续 3-5 年,则意味着供应高峰将延续到 2022-2025 年,2022 年产能依然处于高位,天然橡胶长期供应整体稳定,而目前价格重心相对偏高的背景下供应大概率会呈现增长。

    需求方面,全球 GDP 增速依旧有相对较高的预期,海外疫情状况虽有反复,但在区域管控及疫苗接种的背景之下,对各国经济的冲击或持续减小,全球贸易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虽然新能源车政策以及芯片问题的缓解将拉动乘用车配套胎需求,但配套市场的悲观预期仍存,替换市场在公转铁,汽车轻量化、汽车运载标载使用背景下,轮胎使用寿命延长,轮胎替换需求或难有明显增长空间。而出口方面,随着疫情得到管控,在海外工厂恢复生产的背景下,中国轮胎出口存在订单回流海外市场的担忧,预计轮胎出口订单难以维持较好增速,国内轮胎总需求或小幅下滑。

    考虑到天然橡胶的季节性特点,预计 2022 年天然橡胶价格呈先扬后抑态势,整体价格运行中枢或较 2021 年略低。沪胶指数预计在 12000-16500 区间运行;20 号胶指数预计在 9000-13000 区间运行。另外,应重点关注全球疫情情况、海外需求恢复以及下一割胶季产区气候变化和产量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