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身股制度

时间:2022-01-11 03:40

  这是一位中国当代企业家眼里的“身股制”,是对中国式股权激励的深入思考和总结。作者以一种与读者共同探秘的方式,挖掘出隐藏在山西票号的独特智慧。

  首先要搞明白股权激励的深层次原理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意见,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认可,股权激励是试图承认激励对象的人力资本价值。如果激励对象通过支付对价来取得股权(或虚拟股权),他们的人力资本价值并未得到真正的认可,因为他们是通过支付货币资金换取的股权。人力资本只不过是提供给他们一种资格——投资的资格而已。一百多年前的山西商人为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也实行了一种股权——身股。身股是与银股相对应的称呼,企业开办资金由财东出资,称为财股或银股。经理人和高级员工凭其在企业的贡献,不用出资,享受企业的分红,称身股或人力股。一般大掌柜(即总经理)身股一股,谓之“全份”,不能再高了。二掌柜、三掌柜身股八厘、七厘(一厘等于0.1股)不等,其他高级员工从半厘到七厘、八厘不等。银股可享永久利益,父死子继,永不间断。而身股则仅可及身,一旦死亡,其利益立即停止。顶身股较高者,还可酌情给予故身股。一般各伙友入号在三个账期以上,工作勤奋,未有过失,即可由大掌柜向股东推荐,经各股东认可,即可享有相应的身股。当年晋商(山西简称晋)这种身股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所有企业的高级员工都有身股。晋商身股与分红股一样,是不需要支付任何对价,凭着本身对企业的贡献即可享有的一种权利。它与分红股又有不同。第一,身股没有比例限制。现在公司的分红股是指公司提取一定比例(一般不超过50%)的利润用于分配给激励对象。晋商的身股没有比例限制,他们规定具体每一个人享有的身股数额,每次分红时,将可分配利润除以身股和银股的总数,再乘以具体人的持股数额,就是应得分红。比如银股总数为M,身股数为N、N1、N2、N3······,可分配利润为Q,具体到持有N股的人的应得分红就是Q÷(M+N+N1+N2+N3+······)×N。从理论上上身股总数可以无限扩大。我们耳熟能详的乔家大院投资的大德通票号1888年银股20股、身股9.7股,到1908年银股还是20股,身股达到了23.95股,身股总数超过了银股。当然,也不用担心身股总数太高损害了银股的利益,身股数是随着公司规模和业务量增加而增加的,1888年20股银股共分红17000两白银,1908年20股银股分红达到了340000两白银,虽然银股占总股数比例从69.34%降到了45.50%,但是分红却增加了20倍。第二,身股的激励是持续的。晋商授予员工的身股数额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资历、贡献而变化的。能力强、贡献大的增长快,能力差、贡献小的增长慢或不增长,严重失职的可能还减少身股。还是以大德通票号为例,看过《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的可能还记得有高钰这么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线年,高钰、赵调元、郝荃、王振铎的身股分别是三厘、二厘、二厘、五厘,但是到了1908年分红时,高钰和郝荃已经为一股,而赵调元只有四厘半,王振铎原来最高,现在只增加到七厘。晋商身股的这种变化的好处就在于对于激励对象不是一次性激励完成,可以不断的激励。晋商中的伙计在没有身股的时候盼着有身股,有了身股盼着涨身股。我们现在股权激励方案一般就是一次性激励,很难持续激励。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企业家最担心的问题,如果激励对象不支付对价,在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够和公司共进退吗?我认为如果激励对象支付了对价,在公司困难的时候,反而更容易离开公司。道理很简单,如果激励对象支付了对价,在公司遇到困难时(比如2013年的高档白酒行业和高档餐饮行业),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投资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首先要考虑离职以促成回购条件达成。如果他们没有支付转让款,他们反而能坚持到最后,因为即便坚持到最后他们也不损失什么,顶多是当年的分红没有了,如果渡过难关,他们就是公司的功臣。所以,试图用支付对价来锁住激励对象,反而起到了把激励对象“逼走”的负激励作用。这恰恰是大部分股权激励设计者和老板们所忽略的。晋商的身股制是真正的承认了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并且准确给予了价格(股数),而且如果银股的投资人——东家,直接兼任总经理的话,他也要有一股的身股,可见他们对于人力资本的认同。我们现在很多老板都不在企业领工资,显然二者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身股制具体开始实施的时间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道光四年(1824年)日升昌开张时,晋商的身股制已经相当成熟了,那么再往前推50年到100年应该是合理的。一直到1949年最后一家晋商企业大德通公私合营,身股制大概实行了一、二百年的历史。在这一、二百年的历史中,这一制度一直有效地起着激励员工的作用,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学习、借鉴。

  顶身股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顶上股份后,发生了重大过失,还可酌情扣除股份,直至开除出号!不过,只要你辛辛苦苦一辈子,去世后,其家属还可以继续领取三个帐期的红利,叫做故身股,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充满了人情味,所以晋商字号的员工都十分珍惜顶身股的机会。都会尽心竭力地工作,报答企业的知遇之恩。晋商的身股制其实就是股票期权的雏形,而且股票期权存在的缺乏股份来源与相关法律冲突等难题也应从身股制度中得到一点启示。 这种顶身股制度实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它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避免了企业内盗行为,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因为,你一旦顶上了股份,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就和员工个人的利益挂起了钩,你也不用三心二意,另打算盘,只有一心一意做好工作,企业效益好了,水涨才能船高,自己才会得到好处。

  一、山西商人资本的发展,使山西商人聚集了大量的货币资财,让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回家乡,促进了山西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国商品物资的交流,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进程。二、造就了一代理财人物。山西商人资本不论是商品经营资本还是货币经营资本,一般都不是资本的拥有者(即商业资本家)直接从事经营活动,多数是由财东(商业资本家)出白银若干,委托一个自己信赖的、精明能干的人当掌柜(相当于经理),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财东把资金运用权、人员调配权、业务经营权交给掌柜,独立自主地从事经营活动。定期结帐一次,由掌柜向财东汇报经营成果。如果财东满意,就继续任用,财东信不过就可以辞退。这种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经理负责制的方式,再加上以后实行的顶身股制度,促使经营者工作不敢懈怠,把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了管理人才的出现,提高了经营效益,这在中国企业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三、舍得智力投资,举办商人职业教育。四、首先创造了民间汇兑业务、转帐和清算中心,首先创造了类似中央银行的同业公会,都显示了山西商人的精明能干和创造能力。山西商人,最先打入国际金融市场,表现了他们敢于向新的领域开拓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