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平仓式套期保值
正向套利是指与现货的价格比高于无套利区间上限,套利者可以卖出,同时买入相同价值的现货,当期现价格比回落到无套利区间之后,对和现货同时进行平仓,获取套利收益。其目的是套利。套期保值是指把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
卖出套期保值卖出套期保值是为了防止现货价格在交割时下跌的风险而先在市场卖出与现货数量相当的合约所进行的交易方式。通常是在农场主为防止收割时,农作物价格下跌;矿业主为防止矿产开采以后价格下跌;经销商或加工商为防止货物购进而未卖出时价格下跌而采取的保值方式。例如,春耕时,某粮食企业与农民签订了当年收割时收购玉米10000吨的合同,7月份,该企业担心到收割时玉米价格会下跌,于是决定将售价锁定在1080元/吨,因此,在市场上以1080 元/吨的价格卖出1000手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到收割时,玉米价格果然下跌到950元/吨,该企业以此价格将现货玉米出售给饲料厂。同时,价格也同样下跌,跌至950元/吨,该企业就以此价格买回1000手合约,来对冲平仓,该企业在市场赚取的 130 元/吨正好用来抵补现货市场上少收取的部分。这样,他们通过套期保值回避了不利价格变动的风险。买入套期保值买入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市场买入,以便将来在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致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这种用市场的盈利对冲现货市场亏损的做法,可以将远期价格固定在预计的水平上。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投资者常用的保值方法。选择性套期保值实际操作中,套期保值者在市场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他们的利润,而不仅是为了降低风险。如果他们认为对自己的存货进行套期保值是采取行动的最佳方式,那么他们就应该照此执行。如果他们认为仅进行部分套期保值就足够了,他们就可能仅仅针对其中一部分风险采取套期保值行动。在某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对自己关于价格未来走势的判断充满信心,那么,他们就可以暴露全部风险,而不采取任何的套期保值行动。饲料企业从签订豆粕现货购买合同开始,到饲料销售出去为止,在整个过程中,都拥有豆粕。合同价格一旦确定下来,风险随之而来。这是因为,市场价格却在不断变化中,价格下跌,企业就遭受损失。采购经理签订了现货合同以后,担心价格下跌,心理发慌,但是,为了满足工厂生产的需要,必须要有部分存货,这时候怎么办?市场就可以帮助你,你可以在市场上做卖出套期保值来回避价格风险,对存货(现货购买合同)进行卖出保值。假如,一家饲料企业以2050 元/吨的价格买入豆粕,加工、销售期在3个月,这时,企业担心价格下跌,那么,就应该在市场上做卖出套期保值。选择性套期保值另外一个作用是锁定投机利润。假定一家饲料企业在3月份1980元/吨的价格预定了豆粕现货,交货时间为3个月后。他确信这个价格比较低,而且预期 1 月后的豆粕价格会上涨。到了4月份,豆粕价格上涨到 2180元/吨,该加工企业认为此价格太高了。他推测豆粕价格会跌至2060元/吨。假定他的预测是完全准确的,如果他一直持有最初的现货合同,中间不发生任何变化,他最终会获得每吨80元的净收益。实际上,他先赚200元/吨,然后亏损120元/吨。在一个富有弹性的套保方案中,他可以在2180 元/吨的价位上卖出豆粕,为豆粕的现货合同保值,从而赚取200元/吨。该企业通过市场卖出豆粕套期保值,在保留对豆粕现货控制的前提下锁定利润。对原料存货是否需要做卖出套期保值,什么时候做,做多少,都是基于采购经理对市场价格和价格走势的一个综合判断。相对于投机来讲,套期保值的确要复杂得多。首先,现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来做套期保值,不能把套期保值与投机交易混为一谈;其次,要严格控制交易量,不能超过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第三,要制订详细的套期保值计划和操作方案,计划书中要充分考虑基差、季节性、品种特性等因素。另外,在开始套期保值之前,你应该参加套期保值方面的培训班,或者找一些更深入的教材来阅读,深入了解套期保值的操作。
买入套期保值是为了防止价格上涨,卖出套期保值是为了防止价格下跌。例如,企业未来要买入大豆,为防大豆价格上升即买入套期保值,进行套期保值.现在现货市场是100元/吨,如半年后现货市场可能上涨至120元/吨,那么现在在市场要做的是买入50吨大豆合约,等到半年后再在现货市场买入50吨大豆,同时在市场将之前50吨大豆合约卖出,所以说在半年后这个时点上的市场是卖出,现货市场是买入,交易方向是相反的。卖出套期保值比如:某企业未来要出售大豆,但担心大豆价格下跌,此时应该签订一项看跌期权(在市场上卖出大豆),半年后,大豆价格真的下跌,此时,在现货市场上大豆价格下跌,因此卖出现货出现亏损,而在市场上,买入大豆合约(市场上收益),进行对冲平仓,市场上是盈利,从而实现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的方法很多,卖出套期保值和买入套期保值是其基本方法。卖出套期保值 卖出套期保值是为了防止现货价格在交割时下跌的风险而先在市场卖出与现货数量相当的合约所进行的交易方式。通常是在农场主为防止收割时,农作物价格下跌;矿业主为防止矿产开采以后价格下跌;经销商或加工商为防止货物购进而未卖出时价格下跌而采取的保值方式。例如,春耕时,某粮食企业与农民签订了当年收割时收购玉米10000 吨的合同,7 月份,该企业担心到收割时玉米价格会下跌,于是决定将售价锁定在 1080 元/吨,因此,在市场上以 1080 元/吨的价格卖出 1000 手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到收割时,玉米价格果然下跌到 950 元/吨,该企业以此价格将现货玉米出售给饲料厂。同时,价格也同样下跌,跌至 950 元/吨,该企业就以此价格买回 1000 手合约,来对冲平仓,该企业在市场赚取的 130 元/吨正好用来抵补现货市场上少收取的部分。这样,他们通过套期保值回避了不利价格变动的风险。买入套期保值买入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市场买入,以便将来在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致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这种用市场的盈利对冲现货市场亏损的做法,可以将远期价格固定在预计的水平上。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投资者常用的保值方法。选择性套期保值 实际操作中,套期保值者在市场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他们的利润,而不仅是为了降低风险。如果他们认为对自己的存货进行套期保值是采取行动的最佳方式,那么他们就应该照此执行。如果他们认为仅进行部分套期保值就足够了,他们就可能仅仅针对其中一部分风险采取套期保值行动。在某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对自己关于价格未来走势的判断充满信心,那么,他们就可以暴露全部风险,而不采取任何的套期保值行动。饲料企业从签订豆粕现货购买合同开始,到饲料销售出去为止,在整个过程中,都拥有豆粕。合同价格一旦确定下来,风险随之而来。这是因为,市场价格却在不断变化中,价格下跌,企业就遭受损失。采购经理签订了现货合同以后,担心价格下跌,心理发慌,但是,为了满足工厂生产的需要,必须要有部分存货,这时候怎么办市场就可以帮助你,你可以在市场上做卖出套期保值来回避价格风险,对存货(现货购买合同)进行卖出保值。假如,一家饲料企业以 2050 元/吨的价格买入豆粕,加工、销售期在 3 个月,这时,企业担心价格下跌,那么,就应该在市场上做卖出套期保值。选择性套期保值另外一个作用是锁定投机利润。假定一家饲料企业在 3 月份以 1980 元/吨的价格预定了豆粕现货,交货时间为 3 个月后。他确信这个价格比较低,而且预期 1 月后的豆粕价格会上涨。到了 4 月份,豆粕价格上涨到 2180 元/吨,该加工企业认为此价格太高了。他推测豆粕价格会跌至 2060 元/吨。假定他的预测是完全准确的,如果他一直持有最初的现货合同,中间不发生任何变化,他最终会获得每吨 80 元的净收益。实际上,他先赚了200 元/吨,然后亏损 120 元/吨。在一个富有弹性的套保方案中,他可以在 2180 元/吨的价位上卖出豆粕,为豆粕的现货合同保值,从而赚取 200 元/吨。该企业通过市场卖出豆粕套期保值,在保留对豆粕现货控制的前提下锁定利润。对原料存货是否需要做卖出套期保值,什么时候做,做多少,都是基于采购经理对市场价格和价格走势的一个综合判断。相对于投机来讲,套期保值的确要复杂得多。首先,现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来做套期保值,不能把套期保值与投机交易混为一谈;其次,要严格控制交易量,不能超过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第三,要制订详细的套期保值计划和操作方案,计划书中要充分考虑基差、季节性、品种特性等因素。另外,在开始套期保值之前,你应该参加套期保值方面的培训班,或者找一些更深入的教材来阅读,深入了解套期保值的操作。
亏损达到保证金金额时:交易所要求客户作交易时存入保证金才能进行交易。在客户出现亏损,并且亏损份额达到保证金时,强平是为了公司自己的资金不被亏进去,否则超过保证金的部分就需要公司补给交易所了,公司自然是不会替客背这个锅的。到交割期:合约是时间限制的,在合约中有规定了各个合约的交割时间。交易客户不自动平仓,按规定,是要强制平仓的。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某合约出现单边连续涨停或跌停时,交易所出于对市场的考虑可能出台一些临时措施,对一些符合规定而不自动平仓的合约进行强平。
平仓是指交易者买入或卖出与其所持合约的品种、数量及交割月份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合约,了结交易的行为。关于强制平仓风险,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强行平仓强制平仓具体而言,就是指在客户持仓合约所需的交易保证金不足,且市场行情仍朝持仓不利的方向发展时,而其又未能按照公司的通知及时追加相应保证金或者主动减仓的情况下,公司为避免损失扩大而强行平掉客户部分或者全部仓位,将所得资金填补保证金缺口的行为。而在规范的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当属因客户交易保证金不足而发生的强行平仓,接着说一下强行平仓风险。什么是强行平仓风险强行平仓制度是指交易所按投资者持仓实行强行平仓以及有关规定对会员的一种强制性风险控制措施。强行平仓风险是指由于经纪公司根据交易所提供的结算结果每天都要对交易者的盈亏状况进行结算,所以当保证金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补足,价格波动较大的话,交易者可能面临强行平仓风险。客户在交易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资金状况。因为除了当客户委托的经纪公司的持仓总量超出一定限量时,还有保证金不足造成的强行平仓,也会造成经纪公司被强行平仓,进而影响客户强行平仓的情形。股指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价格的微幅变动都会引起投资者的保证金余额的变化。具体是指在出现特殊情况时交易所对会员、投资者的持仓予以强制性对冲以了结部分或全部持仓的行为。强行平仓制度的实行,能及时制止风险的扩大和蔓延。有时即使大方向看对了,也可能因资金管理不善、在获取盈利之前被强行平仓而蒙受较大的损失。如果资金管理不善,可能会出现投资者账户中的资金不能满足追加保证金要求的情况,此时投资者就可能面临强行平仓风险。
- 上一篇:2022年1月5日华南市场现货价格持平
- 下一篇:1月6日华东地区硫磺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