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2021年12月17日期货交易每日必读:冬储开启,钢材

时间:2021-12-17 12:05

    1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适时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引导煤炭市场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煤、电价格通过市场化方式有效联动,推动上下游协调高质量发展。

    截至12月15日,东北建筑钢材生产企业中有3家(含联合体)出台2022年冬储政策,较去年减少2家、较前年减少3家,从数量上看、钢厂出台冬储政策积极性一年不如一年,但从时间上看、今年3家钢厂政策出台时间较往年明显提前。同时,比对了这3家钢厂近两年冬储政策内容后发现,除了时间、贴息等做了更新外,冬储政策方案主体框架、结算等变化不大。

    评:冬储就是在每年冬季从钢厂低价买入一些货囤起来,等来年市场行情启动,利用市场恢复过程中价格上涨的机会将低价囤货高价卖出获利,冬储政策的出台表明投资者预期明年市场向好,提振钢材价格,但从数据来看,今年冬储积极性相较于往年而言并不高,短期对钢材提振作用有限。

    近期华东市场部分终端项目赶工,炼厂出货良好,现货价格有所上调。考虑到近期海外天然气价格延续强势、北半球冬季能源需求良好,只要疫情仍在可控范围,12月油价或将延续修复性反弹。在成本端支撑尚可、南方刚需稳定的情况下,随着后续冬储需求的逐步释放。

    评:石油沥青大涨一方面因为当前沥青库存已经降至历年低位,市场看好冬储备货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油价大涨提振原油系,价格受到支撑。目前沥青供需矛盾转换,后续在成本支撑以及需求向好下,沥青或维持上涨。

    由于11月南非锰矿发运量减少,12月高成本货源陆续到港,现天津港锰矿商低价走货情绪较为抵触,且联合上调港口报价。最新统计显示:天津港锰矿澳块报44元/吨度,半碳酸36元/吨度,加蓬块40.5-41元/吨度;钦州港主流澳块报44-45元/吨度,半碳酸35-35.5元/吨度,加蓬块40.5-41元/吨度。

    评:目前港口锰矿商对低价的抵触情绪较强,报价上涨意愿强烈,硅锰成本受到支撑。但12月硅锰合金招标价格下滑,目前硅锰现货价格处于低位,成本端的提振作用有限。基本面方面,部分地区出现停产,下游各地钢厂限产力度不断增加,短期区间波动。

    15日上午,Mysteel调研了山东省17家样本钢厂,其中有6家钢厂因天气原因烧结限产20%-50%,复产时间暂未确认;其余11家钢厂表示暂时未有新增影响。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对于记者提问的冬奥会是否会导致大面积工厂停工等问题回应称,关于提到的冬奥会对相关企业生产的影响,总的看影响是有限的。

    EIA:截至12月10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458.4万桶至4.2829亿桶,是分析师此前预估的减少210万桶的两倍以上。当周美国汽油减少71.9万桶至2.1859亿桶,分析师此前预估为增加160万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减少290万桶至1.2376亿桶,市场此前预期为增加70万桶。当周出口大幅增至360万桶/日,令美国原油净进口减少140万桶/日至280万桶/日,助力原油大幅去库。

    评:从数据来看,截至上周原油库存降幅远超预期,且汽油以及馏分油库存也超预期下滑,刺激盘面价格上行。此外,美国各地针对疫情的措施有限,市场需求较好,短期预计油价偏强。

    目前煤炭供应端存在减少预期导致焦煤产量有下滑趋势,但在保供稳价的政策下预计后续供应仍然较为充足。另外,下游焦企盈利回升,对焦煤采购力度加大,对盘面价格有一定的支撑。

    波动原因:截至12月15日,玉米淀粉企业淀粉库存总量76.9万吨,较上周增加0.3万吨,增幅0.43%,月环比增幅19.13%;年同比增幅12.10%,整体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加籽价格高企,进口压榨利润持续倒挂,且菜油高位承压回落,成本支撑较强,提振菜粕价格。同时,油菜籽进口量减少,油厂开机率持续低位,菜粕供应压力不大,不过,水产养殖旺季结束,菜粕需求清淡,菜粕库存持续上升,整体表现为供需偏弱的局面。

    续偏强也给予玉米价格底部支撑。不过,雪后市场流通以潮粮为主,加工企业对亍潮粮采购积极性不高,且根据Mysteel 玉米团队对全国7 个省份,59 个地市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12 月9 日,全国玉米主要产区售粮进度为24%,较上周增加2%,较去年同期偏慢9%。

    据Mysteel 农产品调研数据统计,截止本周36 家样本点物理库存在13985 吨,环比减少0.89%,截止目前样本点已采购货源综合占比80%已发至场内进行加工。销

    区市场红枣走货较同期减量明显,综合在三成以上。产区统货集中采收接近尾声,货源逐渐转移至各企业及销区市场,现货价格小幅调整。12 月中旬进入红枣传统旺季期,但高价对消费存一定抑制作用,加之目前消费降级现状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