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房贷证券化前景

时间:2021-12-17 05:49

  什么是房贷资产证券化

   房贷证券化其实就是将银行房贷的一次再抵押,使银行得以大量回笼资金,从而解决当前银行存在的短存长贷而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把个人住房贷款按年限、期限加以组合,以债券的形式在市场上出售给投资者,在将以往房贷由银行独占的利润部分分配给投资者同时,也使银行因大量发放长期贷款而可能导致的风险在市场上得以分散。 为什么说房地产证券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金融证券化的必然趋势

   房地产证券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金融证券化的必然趋势房地产证券化是当代经济、金融证券化的典型代表。7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占据金融业主导地位的银行业面临挑战;另一方面证券化却在竞争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了国际金融创新的三大主要趋势之一。在金融证券化的浪潮中,房地产抵押债权的证券化成了金融银行业结构变化和新的国际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各金融机构证券化资产数量增长迅速,传统的银行业务资产比例不断下降。第二,银行贷款的可转让性大大提高。即允许银行将其参与提供贷款的额度以票据方式转卖给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而不需要事先征求借款人的同意,从而克服了银团贷款基本上不可转让的缺点,这样银行就成了长期证券市场的主要借款人。第三,由抵押贷款支持的票据交易量迅速增长。在国际金融工具的创新中,抵押贷款支持的票据交易和金融期货、互换交易一起,共同成为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标志,这三类新金融工具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得到迅速的提高和发展。房地产证券化之所以能成为经济、金融证券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其直接原因就在于: 首先,住房抵押贷款易于实现证券化。并非所有的资产都适宜证券化,一种资产是否适合证券化,主要取决于证券化的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而决定一种资产证券化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是这种资产的信用特征、还款条件及期限等方面的情况。信用特征简单、还款条件明确、期限相对较长的资产,证券化时评估费用低,资产证券化的担保费用也较低,因此成本比较低,从而也就较易于证券化。相反,信用特征复杂,还款资金流量不确定,期限相对较短的资产就不易实现证券化。以此来衡量,住房抵押贷款是典型的易于证券化的资产。因为即使各笔抵押贷款的贷款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一组抵押贷款就会在违约率、平均还款期限等方面显示出很强的规律性来。 房贷资产证券化怎么赢利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传,统的政权发行是以企业为基础,而资产证券化则以特定的资产池为基础发行证券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行的以资产池为基础的证券称为证券化产品。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商业银行贷款、应收账款、房地产)转化为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可交易证券提高了基础资产的流动性,便于投资者进行投资;还可以改变发起人的资产结构,改善资产质量加快发起人资金周转
资产证券化的当事人
1发起人,也称原始权益人,是证券化基础资产的原始所有者,通常是金融机构或大型工商企业。
2特定目的的机构或特定目的的受托人(SPV)是指接受发起人转让的资产,或受发起人委托持有资产,并以该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化产品的机构
3资金和资产的存管机构,为保证资金和基础资产的安全,特定目的的机构通常聘请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和资产的存管
4信用增级机构,此类机构负责提升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为此要向特定目的的机构收取相应费用,并在证券违约时承担赔偿责任。有些证券化交易中,并不需要外部增级机构,而是采用抄底额抵押等方式进行内部增级
5信用评级机构
6承销人
7证券化产品投资人 什么是房贷证券化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目前已成为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构筑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的主要途径。80年代以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马来西亚、香港等新兴经济地区也逐步兴起。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房地产业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市场条件。国家相关部门最近公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步入了试点推广阶段。
所谓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 MBS),指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机构将其所持有的抵押贷款资产,汇集重组成抵押贷款组群,经过担保或信用增级,以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的融资过程。一般而言,抵押贷款的发放者将其贷款资产出售给政府抵押机构或私人投资银行,再由其进行包装重组,以证券发行的方式将债权进一步出售给其他投资者。这里所说的“证券”是指债权性而非权益性证券,它的基本特征是由抵押贷款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来支持对其的支付,因此被称为抵押担保证券。证券销售出去以后,证券的持有者便成为了住房抵押贷款的债权人,并经由抵押担保证券的服务者取得对其的支付。
房贷证券化其实就是将银行房贷的一次再抵押,使银行得以大量回笼资金,从而解决当前银行存在的短存长贷而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这种模式其实就是把个人住房贷款按年限、期限加以组合,以债券的形式在市场上出售给投资者,在将以往房贷由银行独占的利润部分分配给投资者同时,也使银行因大量发放长期贷款而可能导致的风险在市场上得以分散。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有哪些

   虽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而言,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产业走向市场
1.政企分开,消除行政垄断。首先,尽快分离存在于某些国有企业中的行政性职能,比如行业规划、结构调整、整顿市场秩序及技术监督等,将其移交给政府部门或中介机构;其次,使国有企业通过引进国内民间资本或外资,实现产权多元化,将国有独资的特殊经济组织改造成为公平竞争的企业法人。
2.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在非自然垄断业务领域允许多种类型的企业进入。分离城市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对二者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自然垄断业务,实行专营权授予制,并实行第三方准入及对服务价格实行严格监管;对非自然垄断业务,要尽可能地放开市场准入,允许一切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进入,并通过实施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使新进入的企业可以与原有企业开展竞争。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提供经济利益补偿、给予适当特许权利、控制关键服务的价格审核权及取消经营资格等手段,加强政府在维护社会公众权益方面的能力。
3.建立合理的服务价格机制,使投资者能够取得应有的回报。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价格制定的原则是:①受益付费原则,即谁受益谁付费;②补偿成本原则,即使企业运营的合理成本得到相应的补偿;③分散决策原则,即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由当地自主决策;④循序渐进原则,即结合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分步实施;⑤统筹兼顾原则,即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对自然垄断业务,应建立有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参加的价格协调机制,制定出各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对非自然垄断业务,逐步放开其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此外,还要理顺价格关系,完善价格体系。
二、开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其他资金来源
1.推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一种使土地资源由低效利用转为高效利用的管理制度。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使用存在着无偿调拨、无限期占用及无流动性等问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全面推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作用。
2.发行市政债券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中央政府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致使这种有效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的投融资方式不能发挥作用。发行市政债券具有一定的优势,除能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外,还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公平性。因为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建设周期较长,如果仅仅依靠税收,那么全部负担只能由这一时期的纳税人承受,而采取举债并使债务在受益期分摊的做法,可将负担分散到受益的后几代人之中。
3.利用各类贷款
在我国现阶段,可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贷款种类很多,比如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及外国政府贷款等。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是将国内过剩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手段,其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供给金额非常庞大,其支持力度远远超过财政,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4.引入民间资本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引入民间资本的途径很多,比如发行股票、特许权经营、经营权转让、资产证券化和公私合作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引入民间资本,不仅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效率。民间资本由于产权相对清晰,且承担投资风险,其建设效率应当高于政府资本。同时,民间资本带来了竞争机制,打破了国有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可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率。 大量国有资产证券化是什么意思?

   最简单的解释:
就是将国有资产上市——国企上市!!让市场来监管国有资产,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这时近几年国企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