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科创板特斯拉龙头,科创板智能汽车
1:
作者:程天琦、编辑:王瑞
核心观点:
1、吉利搭上了回归A股的改革顺风车。
2、科创板能给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触手可及”的融资机会。
3、部分新势力车企似乎远未能“够得着”科创板,但其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4、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均已开始“抢滩”科创板。
2007年,和港股“新婚”不久的吉利汽车信誓旦旦许下誓言:不可能回归A股!
如今,吉利也难逃“真香定律”,或将成为第一家回归A股科创板的车企。
6月1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
“吉利股价一定会被炒上天。”亿欧科创主编常亮表示,A股股价一向比港股溢价更多,科创板股票一定可以卖得掉,且卖得很贵。
科创板成立于2018年11月5日,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截至2020年6月23日,已有115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有20家汽车相关企业。
2020年3月27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更新了三大上市要求:行业、科创、市值与财务。三者与企业的研发投入、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现金流、市值、主营相关的发明专利密切相关,没有一定硬实力的企业是难以达标的。
在科创板上市的20家汽车业相关公司均为上游中小型企业,平均市值仅为127.9亿元。截至目前,还未有主机厂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出现,吉利汽车或将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汽车制造商。
吉利何以回归A股
吉利搭上了回归A股的改革顺风车。
根据之前的要求,已经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注册地在境外,经营地在境内)若要登陆科创板,市值不得低于2000亿元。截至6月23日14时,吉利的总市值仅为1205亿港元(1100.3亿元人民币),与上市门槛相差甚远。
不久前的一次调整,为吉利带来转机。4月30日,证监会将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市值门槛降至200亿元人民币。但要求申请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技术且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从2000亿元到200亿元,科创板的市值门槛直接打了一折,吉利顺理成章达到了标准。但一个新的疑问出现了:吉利的技术力、创新力、竞争力达到标准了么
依靠“买买买”,吉利已经建立起多维能力。
2010年3月,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获得后者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在沃尔沃收购方面获益良多的吉利此后又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包括收购莲花汽车、太力飞行汽车、入股戴姆勒等。这一系列操作使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又更进一步。
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投入超200亿元,占销售额的6%。在2019年申请且公布的发明专利企业榜单中,吉利以633个发明公开量位居车企第四位,也是前五名中唯一上榜的自主品牌车企。
在竞争力方面,吉利也有发言权。
2019年,吉利实现营收974亿元,净利润81.9亿元;全年销量达136.2万辆,连续3年摘得自主品牌销量桂冠,其体量足以与头部合资品牌“掰手腕”。
经过年初的疫情冲击,吉利很快重返正轨。其2020年1-5月累计销量超过40万辆,市场份额达6.7%,位居中国乘用车市场第四位。
“吉利既是中国本土品牌龙头企业,又是充分国际化的企业。”吉利相关人士向亿欧汽车表示,公司拟回归科创板既有利于巩固和凸显自身独特优势和地位,也能更好地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公司未来长期发展。
“吉利作为活跃和创新型的民营整车企业回归科创板,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具国际化视野和吸引力,更能为中国具有国际化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起到资本助力作用。”凯联资本联合创始人李哂时认为,中国企业的未来机会在于创新能力和全球化能力。
科创板为何“真香”
科创板让中国汽车业看到了新的机会。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单一汽车市场。但截至今日,合资品牌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2020年前5个月,中国品牌销量仅占乘用车市场的37.1%,累计销量前五的厂商中仅吉利一家中国品牌。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车企实现超车的新赛道。但就当下而言,在特斯拉面前,中国车企“一个能打的都没有”。2020年前5个月,特斯拉Model3在华累计销量达3.1万辆,排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第一位,接近第二名与第三名的销量之和。
美国东部时间6月10日,特斯拉股价报收1025.05美元/股,以1900.15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市值第一车企,并一直保持至今。
特斯拉股价飙升的动力来自科技创新。
早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硬件使用的是英伟达芯片,但其不甘受制于别人,最终自研推出算力更强的芯片。同时,特斯拉的软件功力日益增长,在最新发布的V10.2车机版本中,特斯拉已实现当下最全面的消费级自动驾驶。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相当于十几个科技初创企业的结合体。”
以特斯拉为鉴,中国汽车业亦需要走上“软硬”实力兼修的道路。科创板,为包括吉利在内的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科创板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硬性条件规定,不仅推动传统企业加速转型,还促使新型科技企业强化创新能力。此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有利于其科技属性和企业实力的认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同时,科创板能为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触手可及”的融资机会。
“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吉利方面表示。
谁够得着“科创板”
在吉利这样的传统车企之外,造车新势力们心中也燃起了登陆科创板的小火苗。
“连续亏损16年的特斯拉依然能够长期在美股融资,中国科创板对于盈利的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常亮表示,“造车是一项回报周期极长的产业,若不能够给造车新势力提供很好的融资渠道,中国也不会有特斯拉般强大的车企。”
4月29日,蔚来中国获合肥70亿元的投资,不仅脱离了资金短缺的困境,还摇身一变为“地方国企”。这70亿元并非那么好挣,双方在协议中明确指出:蔚来需在2025年前在中国二次上市。
“蔚来中国落地后将打开人民币融资渠道。”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此前的财报会议商也表示,从蔚来中国角度而言,其当然具备在中国资本市场IPO的可能性。
对于连年亏损的蔚来而言,上市门槛较低的科创板几乎是唯一选择。
截至美东时间6月22日收盘,蔚来市值为87.11亿美元(约616.4亿元人民币),蔚来在市值方面已达到科创板上市门槛。同时,蔚来手头不乏黑科技,其换电技术是技术力、创新力的最好体现。不过,蔚来的市场竞争力是否达标仍有待商榷。
2018年,蔚来销量还能与特斯拉中国基本持平。但到了2019年,前者销量仅为后者的一半。销量停滞不前使其亏损进一步扩大。蔚来2019年净亏损高达114.1亿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蔚来资产负债率达到142.7%,已然资不抵债。
所幸,情况已有所好转。2020年5月,蔚来交付新车3436辆,同比增长215.5%,打破了蔚来月度交付纪录。目前已交付超过4万台的蔚来,取得新势力第一宝座。李斌表示,今年二季度蔚来有望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当然,蔚来并非唯一试图登陆科创板的新势力。
合众、云度、奇点、前途等造车新势力此前也均表达过登陆科创板的意愿。
分析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作为一个尚未盈利的群体,造车新势力通过上市募资缓解量产的资金压力,登陆美股或者科创板是造车新势力难以回避的抉择。”
部分新势力车企似乎远未能“够得着”科创板,但其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除了生物医药类,还没有亏损的企业登陆过科创板。”常亮认为,亏损的造车新势力若要登陆科创板,需要等待有关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李哂时认为,整车企业的成长不仅需要企业团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巨大的资本助力,“数百亿人民币只是个起点”。他相信,二级市场将为整车企业的成长提供支撑。
除了主机厂,不少汽车零部件厂商也对科创板“跃跃欲试”。
3月13日,均胜电子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拟对旗下智能车联业务运营主体宁波均胜普瑞智能车联有限公司和PrehCarConnectGmbH重组后分拆上市。不出一个月,均胜电子子公司均普智能在3月31日确定IPO板块为科创板。
3月31日,孚能科技成功过会,或将成为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6月1日,与丰田紧密合作的亿华通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注册稿),欲募资12亿元,主要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6月2日,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公司敏芯微确认将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均已开始“抢滩”科创板。
中国车企准备好了吗
科创板既是美味的萝卜,也是严酷的大棒。
对于还未上市的企业来说,科创板上市门槛较低。但上市意味着需要定期对外披露公司的主营业务、财务状况等信息,并时刻接受外界监督,这并非一件易事。
蔚来有前车之鉴,其在纽交所募资数十亿美元,但因为在财报中透露巨额亏损,其股价一度逼近1美元的退市红线。
另外,“板”如其名,科创板上市最重要的条件是“科技创新”。
企业在上市前,如果其科创属性不符合既定评价指标,但自认为短期内可以满足,可以提交至科创板咨询委判断。其最终上市后,若没能实现当初立下的“Flag”,则会面临退市风险。
此外,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不排除出现短期炒作、涨跌幅较大的情形。
“登陆科创板只是一个起点。”李哂时认为,一家企业优秀与否,更多取决于企业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的正确发心和更大的格局、在企业经营中的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在机会来临时的把握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科创板更像火箭推进助力,企业发展最终要靠团队的长跑能力。”
科创板大门敞开,中国车企真的准备好了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特斯拉电动皮卡中国开订:订金1000元;2021款唐EV换装刀片电池
特斯拉电动皮卡Cybertruck中国开订:三款车型、订金1000元
日前,特斯拉中国终于开启了电动皮卡Cybertruck的预订,号称“比卡车更实用,比跑车更性能”。特斯拉中国页面显示,Cybertruck预订订金为1000元。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双电机全轮驱动、三电机全轮驱动三款车型。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EPA预估续航里程为250英里,拖拽能力预估超过7500磅,0-60英里/小时加速预估不超过6.5秒。双电机全轮驱动车型上述数据为300英里、10000磅、4.5秒;而三电机全轮驱动为500英里、14000磅、2.9秒。此外,选装FSD完全自动驾驶包价格为64000元。
特斯拉于去年11月正式发布了首款电动皮卡CyberTruck,售价为3.99万-6.99万美元不等。据了解,Cybertruck是赛博朋克(Cyberpunk)与卡车(truck)两个词的结合。该车颠覆了传统皮卡车的形象,采用机甲风设计,车身外壳具有很高的耐用性和保护能力。
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车丰田全新Mirai即将发布,续航650km
日前,从电驹小编从外媒获悉,丰田全新Mirai或将在10月份在日本正式发布。该车将是全球首款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车型。据悉新车售价为8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52万元左右)。动力方面,新车将采用氢燃料电池作为驱动能源,续航里程方面也得到了30%的提升,其续航里程为650公里左右。
外观方面,全新丰田Mirai外形采用了当今最流行的轿跑车设计,时尚运动,有一定的未来感。内饰方面,新车提供了一个8英寸的数字仪表盘以及12.3英寸的信息娱乐系统,并配备无线扬声器JBL音频系统等配置。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73×1885×1468mm,轴距为2918mm。其车身宽度以及轴距已超越雷克萨斯ES车型。因此在空间方面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2021款比亚迪唐EV换装刀片电池,续航增加45km
日前,电驹小编获得了2021款比亚迪唐EV的配置信息。据了解,2021款唐EV将取消现款车型的三元锂电池,而采用与汉纯电版同样的刀片电池,两驱版续航里程也将会大增45km。同时,新款唐EV的动力也有所提升,百公里加速成绩提升到了4.4秒左右。除此之外,相比三元锂电池,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新比亚迪唐EV,将拥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此外,新款唐EV车型还针对DiLink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升级,提供LKA车道保持以及360°全景影像等配置。售价方面,参考现款车型可知,其售价区间为27.99-35.99万。预计现款车型和其相差不大。据了解,该车将于8月份正式上市。
面包车与劳斯莱斯相撞负全责,豪车维修费超200万
日前,网传在长沙开福区万家丽路一辆劳斯莱斯库里南越野车与一辆长安小车相撞。事故导致长安小车侧翻,劳斯莱斯气囊全炸,车头受损。有网友称,该事故长安车全责,但该车只购买了50万三责险。但该次事故劳斯莱斯损失可能过200万,因此长安车主可能面临巨额的维修费用。不过,根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消息,其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根步调查过程中。对于网传的“面包车全责”的说法,交警部门目前暂未最终定责,还需进一步商议。
比亚迪将获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超35亿元
近日,市发改委发布《2019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地方审核情况公示》。公示显示,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有9.26万余辆新能源汽车满足申报要求,将获得补助资金35.88亿余元。本次补助是根据此前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销售新能源汽车时按照扣减补助后的价格与消费者进行结算,中央财政按程序将企业垫付的补助资金再拨付给生产企业。
据了解,受中央财政补助的新能源汽车是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减排效果,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
戴姆勒9亿入股孚能科技
继大众集团入股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国轩高科后,又一家德系车企要入股本土电池企业。7月3日,戴姆勒集团官方宣布,将入股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戴姆勒将初步收购孚能科技3%的股权,并参与孚能科技正在进行的科创板IPO。根据孚能科技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华泰创新、戴姆勒大中华、江苏瀚瑞、苏豪投资、中保投作为战略投资者与孚能科技签署了战略配售协议,上述5家战略投资者缴款金额合计13.53亿元,其中戴姆勒大中华投资9.05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竞争极其激烈,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本地的头部电池厂商。电池本地化可以保证电动汽车产业链上最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各家企业争相布局也是看重了国内完整的电池产业链。
理想汽车即将赴美IPO,估值40亿美元
据有媒体爆料:理想汽车CEO在近期的会议上向投资机构告知,理想汽车即将赴美IPO,并最早在7月上市,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银等。有消息称,公司估值达40.5亿美元。对此,理想汽车官方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对于这则消息不予置评。
据理想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4月和5月,理想ONE销售数量分别为2622辆和2148辆;截至6月16日,理想ONE在6月份的交付辆为1305辆,累计交付量达10000辆。目前,理想汽车的零售中心数已达20家,覆盖全国18个城市,据该公司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其零售中心覆盖城市将升至30个城市以上,售后服务网络也将在三季度内覆盖到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份,年底前将拓展至100个城市。
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超过9万辆
根据特斯拉官方公布的消息,该公司第二季度生产了超过82,000辆电动汽车,并交付了约90,650辆,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华尔街多位分析师预期特斯拉二季度的交付量在6-7万辆之间,较去年同期的9.5万辆下降超25%。根据知情人士称,由于特斯拉电动汽车销售状况很好,特斯拉不仅要求LG化学,还要求其它供应商加大供应。另外一名知情人士表示,LG化学将转化其在韩国的一些生产线,帮特斯拉生产电池。此前,LG化学南京的工厂已经在为特斯拉生产电池。
Model3自动驾驶突然加速撞渣土车,特斯拉官方回应
针对近日网传的“特斯拉自动驾驶突然加速装上渣土车”一事。日前,目前特斯拉方面已经对此事进行回应:根据后台调取的数据,在事故发生时车主的双手处于脱离方向盘的状态,并且没有检测到制动信号。特斯拉认为,即使开启了自动驾驶系统,为安全起见,车主也要时刻专注于驾驶。
对于特斯拉的回复,也遭到了车主的反驳:虽然特斯拉开启了FSD,但是自己是双手并没有离开方向盘,不放在方向盘的话会取消自动驾驶。对此,电驹小编提提醒广大车主,就当前阶段,还是提醒大家不要过度依赖自动驾驶,将其视为一种驾驶辅助手段即可,同时也希望特斯拉后续能对该问题,做出更详细合理的解释与回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300亿上市估值 威马被曝今年挂牌科创板
当地时间7月24日,外媒称威马汽车最快于今年上市,目前官方对此消息尚未回应。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称威马汽车正在与财务公司合作,计划最快在今年内登陆科创板,并且威马正寻求300亿上市估值的发行报价。知情人还补充,审议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包括上市地点和时间在内的细节可能会面临变动。
在造车新势力中,威马的销量表现不错,截止今年5月总销量达到21245辆。7月6日,威马官方再宣布,第3万辆威马EX5在上海国展中心店完成交付(这个数据有待核实)。如果威马披露的数据线将成为特斯拉Model3之后,第二款在中国销量突破3万辆的初创品牌纯电车型。换句话说,它就是国内新势力中最畅销的车型。
相较于蔚来,威马的产品线更加亲民,入门门槛也更低。目前威马汽车共有威马EX5以及威马EX6Plus两条产品线,前者定位紧凑型纯电动SUV,NEDC续航里程共有400km与520km两个版本;后者定位于中型纯电动SUV,NEDC续航里程共有408km与505km两个版本,两款车型主要覆盖的售价区间在13万-24万元之间。
威马的创业团队大部分都来自传统车企,这也让它的气质更为朴实低调。和蔚来不同,威马的销售渠道是自营店和加盟店双轨并行。威马把加盟经销商称为威马合伙人,通过系统、软件来管控,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截止目前,威马现在全国有100多家店,正在向两百家门店目标冲刺,且目标放眼三四线城市。除了家庭用车,威马也有自己的出行平台,据威马CEO沈晖透露,威马2B和2C比例大概二八开,现在还是2C为主。
2019年,威马汽车完成了30亿元的C轮融资,其累计融资额已达230亿元人民币。在2019年,威马表示正在积极推进计划总额为10亿美元的D轮融资,受疫情影响,有望于2020年内落地。虽然毛利率还未返正,但是威马的状态还是比较稳定的。(图/文/摄:皆电周建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哪些科创板公司最吸引机构注意?道科创怎么看
沿着机构调研的步伐,上证报替您整理出一份最直观明了的“追风指南”。
杭可科技
门庭若市、宾客如云当属谁?杭可科技以8次的来访者记录摘得桂冠。
从“访客”构成来看,既有券商、基金、私募、资管公司的身影,亦不乏外资投资机构的驻足,施罗德投资、摩根证券等均对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从调研时间来看,杭可科技也是最早一批吸引机构目光的科创板公司。
着眼具体问题,发展后劲是机构投资者的关注重点。
杭可科技在最新调研活动中被问及:国际一线动力电池生产商未来扩产计划如何?将给公司带来哪些影响?
公司表示,从韩国三星于西安工厂、天津工厂的扩产计划,韩国 LG 于南京工厂的扩产计划等可以明显看出,公司的主要合作伙伴将重新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扩产。这将成为公司动力电池后处理系统未来业务增长的一个有利因素。
航天宏图
作为科创板首家遥感应用企业,航天宏图仅11月就接待了4场机构调研。
“贵公司认为阻碍产品商业化应用的因素有哪些?”
面对投资者单刀直入的提问,公司的回答也很坦诚:“我们认为阻碍产品商业化应用的因素主要有数据的精度、质量、成本和遥感行业现阶段的发展、人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程度等。”
公司在云服务上的规划,亦是市场焦点。航天宏图表示,会将一些成熟的软件上云,进行商业化服务推广。公司目前将云服务作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之一,落单客户正逐步增多。
华兴源创
华兴源创同样获得机构的扎堆调研。
对于公司近3年的规划,华兴源创从平板、半导体和汽车三大业务板块进行阐释:
在平板从LCD向OLED转型中出现的一些对新技术的需求,包括OLED下一代的Micro OLED,华兴源创已进行了研发投入。
半导体检测层面上,公司保持较高研发投入。今年下半年,公司逐步向海外,如韩国、新加坡等,进行小规模的新研发计划。
虽然汽车电子在公司整体中占比不大,但公司目前已获得特斯拉的供应商资格,并有设备交付给上海特斯拉。未来,公司还会在LGBT、BMS、MCU等几大核心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5:吉利理想领衔IPO、科创板在左,纳斯达克在右
2018年9月,李斌和他主持人的妻子在纽约街头拥吻的照片快速回传国内,伴随着蔚来敲钟,社交媒体和资本市场一片欢腾,两年时间,蔚来股价高开低走、跌跌撞撞,多次起死回生,在得到合肥的神助攻后,蔚来活过来了。在此次成都车展发布了新车EC6,并在本月迎来第5万台新车下线,俨然坐实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一的位置。
2020年7月25日,理想汽车向美国SEC更新招股书,公布发行区间为8到10美元,准备发行9500万股,最高募资近10亿美元。其中,美团认购3亿美元,字节跳动认购3000万美元,王兴认股3000万美元,KevinSunnyHoldingLimited认购2000万美元。
若无意外,理想汽车将是继蔚来之后在美股上市的第二家造车新势力车企。
国内呢,科创板迎来一周年,重资本烧钱的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和威马汽车准备要在科创板上市了。受到政策支持的科创板,以吉利为代表的车企显然坐不住了,都想先吃了这份红利。
至此,吉利汽车领衔,与哪吒和威马汽车一起瞄准A股科创板,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则执意美股。
科创板诱惑力有多大
数据最有说服力。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交易迎来一周年,累积140家企业募资2171亿元,总市值超过2.9万亿元,股价平均上涨200%,诞生了沪硅产业、国盾量子、安集科技、东方生物和天智航等5支十倍股,在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助力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顺带诞生了7位百亿富豪。
同时,科创板融资余额也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最近一周科创板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4.7%。
科创板企业多为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整个科创板的单日成交金额在500亿上下,换手率整体维持在10%左右,今年4月份以来,换手率更呈现持续提高的趋势,最近一周已高达21%。
暂停与沃尔沃合并吉利专心科创板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产业目前还没有企业正式在科创板上市。可以预计,吉利、哪吒、威马将成为科创板上市的首批汽车企业,当然,也可能有黑马杀出。
除去科创板的诱惑,特斯拉在美股的股价一路飙升,目前已是丰田和大众汽车两家市值总和,资本市场给代表未来汽车产业的特斯拉们,包括扭转局面的蔚来以极大的盈利想象空间,这也催生了A股特斯拉概念股和新能源板块的快速上涨。
吉利汽车6月23日已经与两家上市辅导机构向浙江证监局报送备案登记,吉利回归A股已经进入实操阶段。吉利汽车和李书福一心想要将吉利做成中国的大众,此次计划科创板上市,与沃尔沃合并欧洲上市,打通中国、香港和国际资本市场,实现一家“A股+H股+欧洲”三地上市的整车企业。
哪吒汽车已经开始C轮融资,并计划于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截至今年4月,哪吒汽车已陆续完成天使轮、A轮、B轮在内的多次融资,累计融资超过70亿元。
威马汽车据悉考虑最快今年在科创板IPO,目标IPO后估值超过43亿美元。截至目前,威马汽车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70亿人民币。
缺钱是共同的原
从融资金额看,小鹏汽车累计融资将近170亿元,蔚来汽车融资将近140亿元以及通过IPO募资18亿美元,理想汽车成立至今(包括前身车和家)累计融资额在20亿美元左右。要造车,造智能汽车,应对亏损、应对研发、应对卖一辆亏一辆的境况,这些钱远远不够。
除去吉利汽车之外,综合目前造车新势力各家综合实力,处于头部的三家,无论是融资金额、创始人、还是汽车销量,尤其是企业体量,蔚来、小鹏、理想无疑是第一阵营。
也因此,理想汽车是一心一意要在美股上市,小鹏汽车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也会计划在美股上市。不过依旧存在变数的是威马汽车,科创板和美股依然还在选择中。
理想汽车抢夺窗口期
急于IPO,缺钱是最直接的原因。汽车行业本身重资产外,如今为了在智能化、电气化浪潮中赢得一席之地,各家卯足了劲砸入巨资搞研发,电子电器架构、技术平台、芯片、算法、操作系统、自动驾驶、体验中心开店、新车型研发,每一样都需要大额资金。
以理想汽车为例,其计划在2022年之前实现L3级别的导航自动驾驶;2023年推出全新车型X01,标配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硬件系统。2024年,通过OTA使量产车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在新车型上,理想汽车在招股书中也披露了相关计划。理想汽车将在2022年推出全尺寸SUV,计划中还包括中型和紧凑型SUV,直营零售中心也将从目前的21家扩大到60家。
这些每一项的实现,资金是开路先锋,理想汽车必须得IPO。
7月1日,理想汽车正式完成D轮的5.5亿美元融资,7月11日,理想汽车首次提交赴美招股书。14天后,7月25日凌晨,理想汽车更新招股书,公司将公开发行9500万股ADS,同时IPO承销商有1425万股ADS的超额认购权,发行价区间为8-10美元。
以此计算,理想汽车IPO募资区间为8.74亿美元-10.93亿美元。如按照IPO发行价中间价9美元计算,理想汽车IPO后的总股本约8.88亿股ADS,IPO估值达80亿美元,如果按照发行价区间上限10美元计算,估值可达88亿美元。
显然,理想汽车估值比哪吒和威马估值高出数倍。
若无意外,理想汽车将于本月底正式在美股上市,这也将是继蔚来之后在美股上市的第二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小鹏汽车也在快马加鞭中。
由于瑞幸造假,资本市场对中概股普遍产生了信任危机,为何理想汽车还是要赶在今年在美股上市,除了缺钱,有句话分析的好:今年是美股上市最差的一年,却可能是将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总结
尽管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并未官方公布IPO,若无意外,伴随着理想汽车在美股上市,吉利和哪吒在科创板上市,资本大战下的汽车竞争,也将愈演愈烈,谁能最后生存下来,谁才能笑到最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冲刺科创板上市,吉利与沃尔沃合并计划被曝暂缓推进
?当地时间7月21日,来自外媒的消息称,由于吉利汽车(计划在科创板上市,其与沃尔沃的合并计划已暂时搁置。
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因吉利汽车计划在A股科创板上市,所以将暂缓推进与沃尔沃合并计划,待吉利汽车A股上市完成后,再重新启动双方的合并计划。
加速回归A股科创板
吉利汽车于6月17日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已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发行的人民币股份规模将不超过拟发行人民币股份数目过大后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5%。募集所得的款项拟用于业务发展及一般运营资金。此公告预示着已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将回归A股。
6月30日晚间,浙江证监局正式公布了《关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据悉,中金公司和华泰联合证券将担任吉利汽车的上市辅导机构,辅导预计至7月结束。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吉利回归A股科创板进程加速。
据公告称,所得款项净额的约40%投向新车型产品研发项目,以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投向新能源、车联网、智能驾驶等前瞻性技术研发项目,以持续提升相关领域技术储备;约15%用于潜在的工厂或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创新企业等境内标的的收购;以及约30%用于补充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外界普遍认为,吉利谋求回归A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其财务压力。据悉,在整车企业中,比亚迪、广汽集团以及长城汽车已实现A+H两地上市,它们在回归A股后获得了更好的融资渠道。
目前为止,吉利还未披露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但从吉利汽车发布的2019年财报来看,全年净利润相比往年有一定程度的缩水。2019年,吉利全年营收974.01亿元,同比下降9%;净利润81.9亿元,同比下降35%。
推迟与沃尔沃合并计划
吉利与沃尔沃计划合并的消息早于今年2月10日曝光,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与沃尔沃正进行初步讨论以探讨两家公司的业务合并进行重组。
10年前,吉利控股以18亿美元的代价,全资收购沃尔沃集团,同时拥有了其10963项专利和专用知识产权。
此后,吉利不断加深与沃尔沃在技术方面的合作。2017年更成立领克汽车合资公司及吉利-沃尔沃技术合资公司实现了技术共享、零部件联合采购和纯电汽车平台研发等。2019年10月,双方宣布合并旗下发动机业务。
吉利与沃尔沃的抱团,互相成就了彼此。2019年,吉利蝉联中国品牌销量冠军达136.2万辆。2019年,沃尔沃销量达705,452辆。这是沃尔沃连续第6年破销量纪录,也是其成立93年来首次年销量破70万辆。
因此,吉利准备与沃尔沃进一步合并,成为年销量过200万辆的汽车集团。同时,合并后的业务拟于香港及斯德哥尔摩上市,希望通过业务重组,整合资源,以更具规模的优势,更强的专业能力和资源引领行业变革。完成重组之后,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以及极星等品牌都将规划在大吉利体系之下,但各品牌仍将保留其独特定位。
不过,受疫情影响,沃尔沃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2020上半年,公司亏损约9.89亿瑞典克朗(约7.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盈利55.2亿瑞典克朗;公司上半年营收为1118亿瑞典克朗,同比下降14%。销量方面,2020上半年沃尔沃全球销量为近269,952辆,同比下降20.8%。其中,在中国总体销量同比下降仅3%。同时,沃尔沃汽车预计其业务将在下半年恢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上一篇:光洋股份是创投概念股吗
- 下一篇:股票分析明道6,在线选明道25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