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中国放开生育受益股

时间:2021-11-06 21:02

  二胎政策能为中国经济带来多大“孩动力”

   您好!中国假如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后,在一定阶段,每年将新增数百万的婴儿,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孩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受益的不光是孕婴童等实体经济,还有万众瞩目的股市。
经济学者早已经发现人口出生率与股市、房地产市场、经济繁荣度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上世纪90年代初首次将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和婴儿潮(Babyboom)联系起来研究,推算出当婴儿潮出生人口达到49岁前,股市会走牛的理论。历史数据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几次婴儿潮的出生率和该国股市之间的关系,都印证了49岁“婴儿潮”理论。
富国证券分析师亚当斯2009年曾撰写报告认为,人口结构与美股实际表现关系密切。她同时预测,2019年后婴儿潮新世代将引爆美股上涨新行情。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十年回报率与美国的出生高峰几乎重合,令许多研究者都惊叹不已。
除股市外,美国更是一个由婴儿潮引爆经济繁荣的经典案例。二战后,从1946年至1964年,18年间美国出生人口高达7800万人,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25%。就是这波巨大的婴儿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20世纪60~70年代,婴儿潮带动了玩具、卡通、流行音乐的成长;20世纪70~80年代,步入结婚活跃期的“婴儿潮”人口带动了房地产、汽车业的成长;20世纪80~90年代,步入消费黄金期的“婴儿潮”人口又带动了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成长。在这期间,“婴儿潮”人口还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涨幅、房屋需求、国际航空、个人计算机、电脑网络和运动休闲工具的需求。
正因为此,ROSS DOUTHAT认为,未来美国致胜的法宝在于“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多的新生婴儿”。今天的婴儿不仅是需求多样的消费者,更是明天的纳税人、劳动力、创新者和企业家。
中国过去数十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中,人口的因素功不可没。经济学者、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研究发现,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中,人口红利的贡献高达27%。蔡昉认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新常态也跟人口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正是总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少子化和老龄化的人口新常态使得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降低。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提高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迅速调整生育政策,增加未来人口的新鲜血液,是必要的对策之一。
《大国空巢》作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是较早提出并呼吁停止计划生育促发“孩动力”的人口学者。他认为,放开生育限制后的生育高峰是超级内需,是驱动经济的“孩动力”航空母舰。婴儿潮所驱动的庞大产业链,对内需的拉动作用远远比房地产和汽车要大。
的确如此,近年来不少城市做过生养孩子成本的计算,从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按人均50万元抚养成本计算,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每年带来的内需将高达数千亿元。更重要的是,这种拉动作用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可持续的。它不光改善消费结构缓解就业压力,还将通过未来劳动力的供应增加缓解老龄化压力、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问题是,中国放开全面二孩,到底会带来多大的一波婴儿潮?这波婴儿潮对中国经济的繁荣、对股市的发展会带来多大的推动力?这一连串问题对于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调整、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答案关系到我们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这次生育政策调整。是害怕,担心太多的婴儿出生导致资源紧张、抚养负担过重?还是期待,盼望全面放开二孩可以提振已经处于超低水平的总和生育率,为中国未来的发展预备更多的人力智力,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
在笔者看来,应该是后者。尽管目前关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到底有多低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各方各执己见,但毕竟还是有客观数据可以做一个仲裁。根据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2010年总和生育率只有1.18,2011年为1.04, 2012年为1.26,2013年为1.24,都处于低于1.3的超低生育率水平。
笔者就此问题请教过十余位人口学者,他们的态度基本一致:尽管这些统计数据可能存在漏报瞒报甚至虚报等因素,但依然是我们现在能得到最权威的数据,值得决策部门重视。
如果按照这么低的生育率计算,即使全面放开二孩,在刚放开的头两年每年新增加的出生人口可能也不过三四百万,因政策调整而增加的总人口可能达不到3000万,远远低于此前每年增加数千万人的预期。
这样看来,全面放开二孩带来的婴儿潮可能十分有限。新增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孩动力”也将是有限的。笔者观察到,在许多位人口学者的眼里,不是担心全面放开二孩后会产生汹涌澎湃的婴儿潮,而恰恰相反,是担心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出生堆积和反弹。
对于进入经济下行阶段的中国来说,孩动力是可贵的。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让这种孩动力变成现实,决定预想中的婴儿潮在未来能否让中国经济享受到切实的红利。 全面放开生育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面对新的人口发展态势,渐进式地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直至最后全面放开生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近些年来,随着人口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要不要彻底放弃,改而实行全面放开的生育政策,一直是政府、学界与民间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在最新一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杂志《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上刊登的署名文章《全面放开生育刻不容缓》,似乎从官方层面上透露出计划生育政策可能再次调整甚至根本性改变的某些信号。

  十余年来,我国的人口形势开始出现了所谓的“拐点”,直接促成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多次调整。2000年,政府出台了“双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2013年,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2016年,又推出了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全面二孩”政策。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历次的生育政策调整并未改变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出生率偏低、老龄化加剧问题日益突出。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5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62,不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45,甚至也低于高收入经济体的1.67。2017年,我国新生婴儿数比2016年少了63万。与此同时,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也从2016年的65.6%下降到64.9%,人口红利进一步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放开生育的呼声就不断高涨。从国家层面来看,在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取代过去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这是自1981年以来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第一次没有“计划生育”名称。从各地的实践来看,从过去的强调计划生育开始转向更加积极的人口政策,不少地方甚至还推出了鼓励生育的支持性政策。

  但是,从计划生育重新回到全面放开的“自由生育”,究竟会对未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方面,全面放开计划生育能不能遏制出生率下降的趋势。从计划生育政策屡次调整的结果来看,这个答案似乎并不乐观。“经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育观念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从过去的“愿意生”到“不敢生”、再到现在的“不愿生”。再加上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人口出现“崩塌式”下降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人口趋势一旦形成,想要扭转相当困难,“鼓励生育”显然要比“计划生育”还要难。

  另一方面,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究竟多大。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生育观念,因而也有不同的生育行为。诸多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现,越是落后地区生育率越高,越是低收入家庭生育意愿反而更加强烈。在我国,如果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可以预计对农村的影响远大于对城市的影响,那么极有可能出现的是农村人口突然快速增长的现象。这对于加快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中国来说,显然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的人口发展态势,渐进式地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直至最后全面放开生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不过,在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还必须未雨绸缪,加强对人口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建立和完善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的预防体系。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减轻人口生育成本,努力提高生育意愿,让更多人不仅“愿意生”,还要“生得起”“养得起”。

   全面放开二胎对哪些行业利好

   不知你是多少价位买的,ST东北高无论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来说,都市只相当优秀的股票,首先他具有振兴东北的题材,同时业绩也好于去年同期,从技术上看,目前正处于庄家建仓吸筹阶段,涨不是问题,问题是能涨到多少 如果中国放开生育,人口数量能增长吗

   有关人员表示,山东的人口出生率的大起大落是因为之前的计划生育率很高。河南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在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第一年,河南人口增加至142.61万人,但是到了17年的时候,这一现象出现了停止的状态,并在18年的时候迅速下滑。河南省这三年的出生人口分别减少了2.6万人,13万人,7万人。人口总量是全国第七的湖南也在19年迎来了人口出生的低谷,在19年的时候,湖南出生人口只有七十多万人,比18年减少了12.7万人。山东,河南等地既是人口出生大省也是人口流失大省。年轻人的流失,加上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人口出现负增长

  直到18年,出生人口的负增长已经迅速的扩大到了二十多个省份,去年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还是有二十多个省份的出生人口在不断下降。除了个别地区以外,全国差不多有九成的省份的出生人口都呈现了下降的状态。

  
 

  多省出现出生人口下降

  目前山东等七省市的出生人口连续三年下降。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的出生人口都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在山东以及生育率较低的天津、上海、北京、内蒙古等多个地区,迎来了一波生育的高峰,当年出生人口的增速都在百分之十五以上。特别是在山东这个人口大省,一年内猛增五十三万多人,这一个省的出生人口增量就占到了全国出生人口的四成。

  近几年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自从17年起,山东,河南,湖南,北京,重庆,上海,江苏等七个省市的出生人口持续走低,17年至19年这七个省份出生的人口累计减少超过一百一十七万多人。其中山东的出生人口数量缩减最大。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山东的人口出生率从17年的千分之十七点八九降至19年的千分之十一点七七,出生人口逐渐下降,再次回到了“二孩”政策施行前的水平。

  这么多年来,出生人口的态势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吉林、广东等地在二零一七年的时候成为了人口增速最快的地区,比当地去年的出生人口分别增长了,三点二万,二十二万多,山东也突破了一个亿。同时,在上海,北京,重庆等多个地区,出生人口的人数开始减少。

   全面放开生育最新消息:全面放开生育对我国影响有多大

   先找出当天涨停的几个股票,然后一个个看下分时走势图,就能找出来,另外要注意下开盘涨停后来解封了又回落的股票,这就要从振幅里面找,这这种情况不太多,即使有,一般到当天下午都有5%以上的涨幅 2020年国家是否放开生育政策

   不会到2020年的。2015年7月22日,有媒体报道,据参与政策调研人士透露,包括国家卫计委在内的相关方面已经着手就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进行评估和推进。如果推进顺利,全面二孩政策最快可能在年内就开始实施。
针对这一报道,国家卫计委回应称,目前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孩的时间表。
2014年单独二胎政策全国各地陆续放开,因为人口生育直接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的战略发展,单独二孩对于我国政治经济各方面影响如何,过两年到三年才能看出,因此,2016年年底有可能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