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稀释每股收益股数理解,什么情况下用稀释每股收
1:会计: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原理。我想问的是:认股权证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来的
仅供参考
现实中,认股权证只有行权价格应该低于当期普通股市场价格,权证持有人有资本利得才会行权购买股票。比如行权价格5元,当期市价8元。认股权证为1000份,我们应当认为权证持有人应该行权。这个公式表明行权时增发1000股收到5000元股金。按现在的价格增发1000股能收到8000元股金。以行权时收到的5000元比照现在的股价能买到625股。行权时增发1000股,这样现在无形中就增加了1000-625=375股。具有稀释作用。如果企业亏损,就不具有稀释作用了,相反每股亏损减少。
仅为个人理解,有错误请见谅。
2: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的分母时,如果是认股权证,分母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
减去部分是收到行权价款按照当前股票市场价格计算可以购买的普通股股数。这里认为如果按照市价购买不会影响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3: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什么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基本每股收益不需要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比如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等),但是稀释每股收益需要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分子和分母的影响。
4:“稀释每股收益”是什么意思
是指股本增加,但业绩不会同步增加的情况。以下情况会稀释每股收益。
1、发行新股。比如一只股票原来3000万股,3000万元利润,每股收益1元,现发行7000万股,总股本变成1亿,每股收益0.3元,这样就稀释了。
2、送股或转增股。
3、增发。
5:
就是讲这样那样后的收益,你不用看懂。看结果就行!上市公司就是要让你云里雾里。
6: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什么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基本每股收益不需要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比如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等),但是稀释每股收益需要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分子和分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