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市场集体走低,发生了什么?新能源铁三角继续

时间:2021-10-31 13:23

     大指数集体低开,随后震荡走低,盘中经历短暂跳水后展开震荡走势,市场情绪低迷。但储能、风能、光伏、绿色电力等新能源板块依旧强势,涨幅居前,氟化工、磷化工板块也较为活跃,其余板块均走低。

     截至收盘,沪指下跌0.98%,收报3562.31点;深证成指下跌1.09%,收报14393.51点;创业板指下跌0.56%,收报3308.96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0768.3亿元,连续第4个交易日突破一万亿元。北向资金实际净流出30.43亿元。

     可以看到,今天市场除了新能源相关板块活跃外,其余板块均表现低迷。那么,为什么昨日还好好的,今天市场突然就跳水了呢?

     舵主觉得,今天的市场状态大概率还是和近期整体情绪不佳有关:一方面,新股频频破发,影响市场情绪。近期新股破发频见,今日登录科创板的新锐股份也盘中破发,这已经是本周连续3个交易日现新股破发的情况了。这也侧面反映当前市场情绪的不乐观。另一方面,结构性风险仍在释放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周期、地产产业链等,同时部分龙头股业绩不达预期,也带来一定影响。

     另外,外部因素影响,近日市场外部扰动风险有所提升,由于美国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美联储对于通胀风险的重视程度提升。上周五,鲍威尔就通胀问题再次发表鹰派言论,若美国通胀持续飙升,美联储将在近期开始缩减购债,提高利率,或在2022年中前完成缩表。最近一段时间,市场预期对美联储在2022年提前加息的概率正在持续上升。

     展望后市,临近年底收官,风险偏好收敛,指数弱势震荡的概率较大。由于全年板块行情严重分化,市场风格有望再平衡,但新趋势的出现仍需等待。此外,舵主仍认为市场持续下跌的风险有限,一方面,企业盈利在年内仍会保持较高景气度,ROE高点大概率出现在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周期和成长风格的增速仍然较快,价值和稳定成长风格的估值与业绩匹配的性价比已经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预计剩余流动性有望在11-12月份出现上行拐点,领先盈利下行拐点的出现。因此,市场当前面临的更多是局部风险的考验。

     ?此外,年底的板块行情,很少有趋势性逆转,新的趋势仍在酝酿过程中,在政策面和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之前,市场总体保持震荡趋势,高景气度赛道的成长方向、部分周期股仍会有交易机会,消费、互联网等行业的左侧机会较为明显。

     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方案》指出要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在分布式光伏方面,方案指出要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方案》指出要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

     此外,方案还要求,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制定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促进抽水蓄能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由政策可以看到,加快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有望利好风电、光伏行业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利好储能行业发展。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利好分布式光伏发展。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利好新能源车行业发展。

     可以预测,随着碳中和政策的逐步实施,将大力推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随着政策层面的持续催化,碳中和铁三角也有望迎来长期机会,投资者不妨提前关注起来碳中和ETF(159790)、新能源车ETF(515030)、新能源80ETF(516850),产品覆盖储能、风电、光伏、新能源车等等新能源密切相关的行业,成份股聚焦不同领域细分龙头,可以更全面把握新能源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