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要将其监管起来却需要多个行政部门协同努力
尽管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呈现“技术爆炸”式增长,但新能源汽车车辆的安全性始终是市场、监管者、消费者的核心问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安全标准也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创新而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仅仅面临着安全考验,在安全标准不断提高的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态环保考验也愈加严峻。业内人士表示,绿色能源全面转换、智能制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管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绿色”目标的三大支撑。其中,“全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料来源到退出市场后的各种淘汰零部件都能完全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而动力电池无疑是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如何降碳?废旧动力电池如何回收?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生态环保方面的表现。
一块电池看着虽小,要将其监管起来却需要多个行政部门协同努力。但要提高对废旧动力电池的规范处理率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对于非法小作坊的打击,涉及城管、环保、市场、公安等多个部门,一旦无法持续形成合力,就会让“游击队”死灰复燃;另一方面,动力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对其处理需要相关许可证。这意味着,正规公司的开设、选址、运输、技改都要经过多部门层层审批,无形中造成了高额的成本。当下,我国正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关部门如何疏堵结合、简政放权、协同执法,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陕西全通实业集团认为,目前我们国家急需快速建立相应监督与立法,保证使用完毕的电池能够顺利回到生产厂家或者回收企业。同时,电池生产与使用的监督体系也要形成,出厂后溯源、使用跟踪和使用完毕电池去向,都需要一整套的监督机制。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除了加强生产者延伸制度的落实外,未来仍有三方面工作需要继续完善:一要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二要制定政策,补贴或者奖励积极参与电池回收利用的企业,同时打击不合规的回收;三是加快企业的智能化设备改造,提高电池回收利用效率,通过规模效益降低回收成本,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有效保障,由此从根本上解决成本高、利润低的行业难题,引导电池回收利用进一步规范。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对于动力电池的维护回收不是电池生产商一个行业就能决定的,这需要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企业相互配合,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使用过程中形成强有力的监测跟踪,对现役动力电池情况进行规律性的数据记录,为动力电池回收提供数据参考。陕西全通实业集团是一家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和打造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为主导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在2019年,陕西全通实业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创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及新能源动力资源的研发,并联合建立了陕西首条动力锂电池生产回收示范线,就锂离子电池破解回收、长程回收、近程回收、超临界回收、氢氧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技术等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取得了相应成果,通过一系列科研突破,努力实现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规模化运营。同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院动用科研资源,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展开科学技术研究,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不仅能大规模实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能在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在动力电池回收溯源方面,陕西全通实业集团通过旗下新未来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建设的的充电桩,对车辆电池状况进行检测,通过新未来动力充电为车主提供电池使用情况分析报告,进一步为电池回收提供相关数据支撑,从而形成庞大的车辆监测系统,为动力电池回收提供数据参考,保障动力电池回收的正常推进。同时通过陕西全通实业集团旗下全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国内专业性互联网+物流全产业链化运营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等核心技术,整合资源、面向市场,共同搭建物流产业数据平台,实现车辆及其配件的数据库搭建,为信息追溯和查询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料。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作为未来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健康规范发展至关重要。从国家层面,我国已加快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进程。在企业层面,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更需要加快脚步,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进行技术创新突破,用可靠的技术水平保障国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避免能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共同打造环保绿色的生态环境。
- 上一篇:暂时黑色板块螺纹热卷高空参与机会
- 下一篇:指标绿色动能柱开始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