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转让股权溢价部分归谁所有

时间:2021-10-15 03:15

  有限公司收购本公司股权,如果股权是溢价收购,溢价部分如何处理

  1、溢价部分用什么支付
用货币或实物资产支付,不能用公积金支付。公积金只是货币资金与实物资产对应的资金来源,不能用于支付行为。做账时还是要减少货币资金或资产(以物易物)。
2、股份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在这点是一样的。所谓扩大生产经营,是指内部投资,如购买固定资产、补充流动资金等,“公积金”只是账面形态,不是实际意义的货币。收购对方,不给人家钱或物,仅给个虚的说法(公积金),人家能同意吗就像到商店买东西,你不付款或划卡,只说我有存折,能拿走商品嘛。道理是一样的。

  法人之间转让股权,受让方对于转让股权溢价部分税金是否有代扣代缴义务

  上证基金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为反映基金市场的综合变动情况,于2000年4月26日编制并发布的。上证基金指数中文名称为“上证基金指数”,英文名称“SSEFUNDINDEX”。上证基金指数将同各指数一样通过行情库实时发布,上证基金指数在行情库中的代码为000011,简称为“基金指数”。于2000年6月9日正式发布。基期及基点:2000.06.08 =1000 指数计算:采用派许指数公式计算,以发行的基金单位总份额为权数。即:报告期指数=(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基期)×基日指数;其中,基金的总市值=∑(基金市值×基金单位总份额)。样本选择标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证券投资基金。
深交所最早从1996年3月18日(星期一)起开始编制并发布深证基金指数,中文名称:深证基金指数;英文名称:SZSEFUNDINDEX。基日:1996年3月15日;基日指数:1000点,开始编制并发布日期:1996年3月18日。旧基金指数计算范围为可在交易所直接交易或联网交易的十只老基金。计算方法与成份股指数计算方法相同,以在交易所直接上市或联网上市的基金单位数(即可流通基金单位数)为权数。随着深市基金的发展,为了反映证券投资基金的总体价格走势,配合老基金的清理规范工作,深交所经研究决定自2000年7月3日起终止以老基金为样本的原“深证基金指数”(代码:9904)的编制与发布,同时推出以证券投资基金为样本的新基金指数,名称为“深市基金指数”。深市基金指数自2000年7月3日起实时计算发布,名称为“基金指数”,代码为“399305”。基期及基点:2000.06.30 =1000 指数计算:采用派氏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权数为各证券投资基金的总发行规模。 样本选择标准:包括已在深交所上市的所有证券投资基金。新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自上市后第二个交易日起纳入指数计算范围。

  股权转让协议签署后怎样就溢价转让部分补充协议

  协议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应当满足当事人的双方的需求,而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协议的起草,关键还是要看当事人要做什么

  股权转让溢价部分可无偿转让吗

  10000➗12=833X0.065=55+833=888大概每个月还888,具体以银行利率为准。

  股权转让溢价转移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您好,
1. 卖方的税务风险
1)卖方为企业的情况下其面临的税务风险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所谓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根据《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第九十二的规定,税务机关可依据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及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对存在以下避税安排的企业,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一)滥用税收优惠;(二)滥用税收协定;(三)滥用公司组织形式;(四)利用避税港避税;(五)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同时,根据第九十三条规定,税务机关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审核企业是否存在避税安排,并综合考虑安排的以下内容:(一)安排的形式和实质;(二)安排订立的时间和执行期间;(三)安排实现的方式;(四)安排各个步骤或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五)安排涉及各方财务状况的变化;(六)安排的税收结果。
股权转让协议中显示股权以平价转让,或虽有一定溢价但转让价格仍较低,税务机关有权依据规定对此进行反避税调查,如卖方无法证明其股权转让定价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税务机构有权根据调查结果合理调整卖方的所得税应纳税金额,卖方仍面临补交税款以及受到税务处罚的风险。
2)卖方为个人的情况下其面临的税务风险
根据《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一条的规定,个人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该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对“明显偏低”的情形进行了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视为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一)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的。其中,被投资企业拥有土地使用权、房屋、房地产企业未销售房产、知识产权、探矿权、采矿权、股权等资产的,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股权对应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二)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初始投资成本或低于取得该股权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的;(三)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同一股东或其他股东股权转让收入的;(四)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类行业的企业股权转让收入的;(五)不具合理性的无偿让渡股权或股份;(六)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情形。
即使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转让价格不低于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卖方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同一股东或其他股东股权转让收入的,或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类行业的企业股权转让收入的,税务机关仍有权核定其股权转让收入,卖方同样面临补交税款以及受到税务处罚的风险。
2. 项目公司的税务风险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如前文所述,通过虚高EPC合同总造价可降低项目公司的实际税负,因此买方愿意配合卖方进行相应安排。但需注意的是,如前文“卖方为企业的情况下其面临的税务风险”部分所述,税务机关有权对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安排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同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
因此,项目公司通过虚高工程造价减少应纳所得税额的做法,存在被税务机关要求补缴税款以及受到税务处罚的风险。
3. 买方无法控制付款节奏,难以确保交易安全
如前文所述,由于EPC合同价款的支付安排与卖方作为股权转让方应履行的义务并不直接相关,在承包方按EPC合同正常履约的情况下,项目公司应根据EPC合同按期向承包方支付各期工程款,因此卖方往往能在未履行股权转让方主要义务的情况下,通过前期支付的EPC工程款套取项目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买方无法通过控制交易对价支付节奏来促使卖方履行相应的股权转让方义务,对买方的交易安全存在较大不利影响。
4. 如发生卖方违约,买方根据股权转让协议难以获得充分赔偿
买方收购项目公司股权的实质目的是通过获得项目公司股权而持有电站资产并享有运营电站所带来的收益,卖方作为项目公司股东,其向买方出售项目公司股权即相当于向买方出售了核心的电站资产,卖方作为出售方的权利与义务均体现在出售项目公司股权的股权转让协议中。正常情况下,在交易过程或交易完成后发生卖方违约的(如卖方陈述与保证事项与事实情况有重大偏差,或未履行约定义务等),买方有权根据股权转让协议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鉴于买卖双方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的项目公司股权转让价款与实际交易价值相差巨大,即使要求卖方返回全部股权转让价款也无法弥补因为卖方违约而给买方造成的实际损失。
5. 交易安排违反招标投标相关法规的规定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三条的规定,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属于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第二条规定,电力、新能源等能源项目属于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上述规定,新能源发电项目属于应当进行招标的项目范围,如工程合同金额达到《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第七条规定的标准的,应当进行招标。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建造成本高,EPC合同价格一般都达到了应当招标的标准。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三条规定,投标人不得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招标人、投标人违反上述规定的,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招标人、投标人及相关负责人均可能受到处分、罚款;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中标无效;确定中标人前进行实质性谈判,如该等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
而通过调高EPC合同价格转移股权转让溢价款的安排,需要EPC承包方的配合,因此项目公司需要在确定中标人前就与EPC承包方进行磋商,并与该特定承包人就溢价款的数额、转移方式等问题进行确认。该等行为涉嫌违反招投标相关规定中关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不得串通投标,以及不得在确定中标人前,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等规定,EPC承包方、项目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员均面临被处罚的风险,还可能导致中标无效。

  股权溢价转让税费如何规定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第二条规定:“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溢价转让股权应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溢价转让股权,应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转让股票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1998]061号)规定:“从1997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所得继续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股权转让,转让双方应按产权转移书据贴花。
在中国股市中,股权转让交易是股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事,交易款由B付给A(包括所谓溢价的部分)。对公司来讲,只是股东变更,不存在股权溢价的说法。
股权转让的实施,实践中可依两种方式进行:
1、先履行上述程序性和实体性要件后,与确定的受让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使受让人成为公司的股东,这种方式双方均无太大风险,但在未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之前,应签订股权转让草案,对股权转让相关事宜进行约定,并约定违约责任即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
2、转让人与受让人先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而后由转让人在公司中履行程序及实体条件,但这种方式存在不能实现股权转让的目的,以受让人来说风险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受让人要先支付部分转让款,如股权转让不能实现,受让人就要承担追回该笔款项存在的风险,包括诉讼、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