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巴菲特炒股用吗

时间:2021-10-07 11:52

  巴菲特如何巧妙的运用最好有他成功运用的案例。

   运用高率来低成本融入资本,是“巴菲特配方”的关键之关键。巴菲特是从集团自家拥有的企业调剂融资的,从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得到巨额浮存金(floats)支持,成本甚至比理论风险为零的美国国债还要低三个百分点。
□孙 涤
1995年底我在上证报辟专栏推介巴菲特,在国内尚属首例。至今有人在网上追忆此事,认为我做了件好事。为此有粉丝若干,说是我介绍巴菲特的投 资理念和方法拯救了他们,感念到现在,并请我吃饭,还拿出那个小系列文章的相框裱装件,令我不免受之有愧。然而,当他们问起,巴菲特有没有具体的指引以便 深入操作,我就无以应答了。这给了我一个负担,要去追寻巴菲特的投资配方。这个密方可说是金融投资界的“圣杯”,无数人曾打着强光探灯去探询。依我看,解 密巴菲特配方,上个月在美国披露的一份研究报告可说庶几近之。今天在此择其要点,与大家分享。
巴菲特的诚信,在我看可以列为美国的榜首,可是当人们为此向他请教时,他总是语焉不详。连他的老友,桥牌搭档(A. Schroeder畅销书The Snowballs的作者)也抱怨说,老头老是像在点眼药水,一点一滴给得很吝啬。套用季羡林老先生的话,是“假话全不讲,真话讲不全”,毕竟,这是人家 的赚钱博弈的法宝,怎能全讲
不过,巴菲特的确是假话全不讲,他多次告诉大家,他的恩师格雷汉姆四十五年前就说,投资要有出奇的业绩并不需要出奇的招数。然而他的成就如此惊 人,你要是当年投入$100 到巴菲特,今天起码成了$150,000,这一千五百倍的收益,真是绝无仅有的出奇。他的独门法宝从何而来,靠运气靠他天赋的异禀还是自己通过学习别 人可以效法的
研究学界认为是运气。1984年在格雷汉姆(和Dodd合著)的名著《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纪念大会上,几个教授(包括今年的诺奖得主法玛) 就争辩道,就算是丢硬币,输赢各半吧,连续押对18次的也总有那么几个,假如投资者足够的多的线万人里有一个)。巴菲特当时与 会讨论,他的反诘是,就那么几个,怎么会都集中在格雷汉姆的门派里呢(所谓Graham-Doddsville)我听了信疑参半,当时我在读博士课程一 年级,我想以后巴菲特又会如何又过了几乎有30年,我们今天回看,他可深了,继续“押宝”几乎全押对了,这种可能性是230分之一,1G里才会出现一 次,不到10亿分之一,在统计概率里难道是站得住脚的吗
另一种说法,是巴菲特天赋异禀,难道得到了什么“天启”不成如若这样,倒不是什么好信息,不是对巴菲特的崇敬,而是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人的谶语,那我们可得留神了,老头已经八十有四,一旦辞世,股价岂不崩塌
比较靠谱的思路,是认为巴菲特之能取得傲人的投资业绩,的确有他“独到的配方”在支撑,而这是能取法效仿,继承发扬的。找到这样的配方,将其纳 入“常人常情常理” 的范围,是我们的信念,这个信念在 Frazzini, Kabiller 和 Pedersen三位专家新近发布的报告里体现了出来(“Buffett’s Alpha”, 2013年11月第三版,我已请巴菲特俱乐部的同仁把它译成中文,以飨大众)。报告作者运用公开的数据详加拷问,得出的结论里最有创见的,是揭示出巴菲特 的投资非常智慧地运用了高率来扩大投资效益。
我们这里择其要点来介绍:
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在于挑选好企业和好股票:安全(低贝塔值)、价廉(低市净率)、优质(高成长且高分红),想来大家都已熟知,以巴菲特的话 来说,买股票(stocks)同买袜子(socks)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他的投资组合里,上市公司的股票部分比自己拥有的非上市(或退市)企业的经营 部分,回报明显高,表明巴菲特的选股能力比他挑选经营团队实有过之;
巧妙运用高率,不但使巴菲特的业绩远超大市和所有的基金,而且大幅领先价值投资派高手,他运用高率来低成本融入资本,是“巴菲特配方” 的关键之关键。报告的第四部分有深入说明,那是作者的主要贡献。他们发现巴菲特的率奇高,达到了1.6:1,然而整体的实质风险却低而稳健。据测算夏 普指数(用以衡量每单位风险所能换得的平均报酬率)仅为0.76(19%/24.9%),比市场的平均值0.39几乎高出一倍之多;
巴菲特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据研究报告第五部分介绍,他是从集团自家拥有的企业得到调剂融资的,从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等得到巨额浮存金(floats)支持,成本甚至比理论风险为零的美国国债(T·-Bill)还要低三个百分点,并且在税的递延上他又省了大笔支出。
在逐年的集团年报中,巴菲特总不忘盛赞浮存金(预收保费)带来的好处。许多人都问起过我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明白了,这是巴菲特之所以成就为巴菲特的关键之一,低风险的股票和高风险的运作互为背里,显著放大了他整个集团的盈利能力。
巴菲特的智慧、声誉、定力也不可小觑。他能总结出绝佳配方已是极不简单,更不容易的是他能数十年如一日勤加贯彻,绝不动摇。1998年至 2000年,美国市场为互联网泡沫疯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市值下挫44%,同一期间大市却上扬32%,巴菲特跑输市场竟达76%之巨,但他照样稳坐钓鱼 台,后院完全没混乱的迹象。要说巴菲特有何异禀的话,如此不可撼动的权威兴许也算一种吧。 巴菲特用上百亿美元买股票不怕惊动庄家吗?

   大庄家还怕小庄家 巴菲特是投资还是炒股的

   巴菲特更像一个投资者,炒股更像投机者 巴菲特投资公式

   净现金流贴现
想理解并使用它必须有一点财务知识作基础
没有人能准确地计算出一个企业的真正内在价值(即使是巴菲特),差不多就行了
最近,一直阅读和思考巴菲特的文字。已经考完会计,第4次读 《巴菲特给股东的信》的时候和以前的感觉大有不同。以前都停留再理解巴菲特的一些看法的层面,但是到底怎么计算一个公司的价值,怎么去具体判断一个股票是否有巨大的投资价值的问题上我是糊涂的。我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巴菲特是怎么计算的。巴菲特采用的是计算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具体采用的是现金流量贴现法。
我认为巴菲特理念关键在于保证内在价值的相对准确性,然后通过比较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看是否有足够的安全空间,来决定是否购买!保证内在价值的准确性需要两个条件。
1.优秀企业,能够保证现金流量的稳定和增加,这是计算内在价值的关键!
2.能力圈: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坚持只做自己理解的企业!只是计算现金流量的关键!
顺便说下什么是巴菲特眼中的优秀企业!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它是顾客需要的;2被顾客认为找不到替代品;3不受价格上的限制
我觉得中国满足这样条件的茅台算一个!巴菲选中的包括 可口可乐 吉列 富国银行等。
我们不如这样反问一下,给你100亿和最优秀的管理人员,你能在可乐和酒上面打败可口可乐和茅台吗这一个比较好的证明方法!
巴菲特喜欢的就是用适合的价格购买进优秀管理人员管理的优秀的稳定企业。这里有2个重点,合适的价格和优秀企业,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巴菲特的所有关于公司的要求都是为了能够可靠的预计企业未来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如果没有这一前提,计算出的企业价值将是非常不可靠的。如果不是优秀的企业,什么价格都谈不上合适!因为你无法确定企业的未来!巴菲特的一切理念都是为了争取更为可靠的估值,这也是巴菲特不断强调能力圈的原因,只有自己能够理解的业务和企业才能够计算出准确的现金流量!
巴菲特采用的现金流量贴现法,巴菲特认为这是一种能够准确估计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但是这是以计算优秀企业为前提的!
这种方法的重点问题有2个,一个就是公司现金流量,一个就是贴现率,贴现率就是无风险利率。巴菲特认为贴现率为美国30年期国债的利率。现在要解决的现金流量的问题,采用的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的数据,一般计算中采用的是 (1)公司净利润+(2)折旧费用,折耗费用,摊销费用和某些其他现金费用.但是巴菲特认为这个华尔街时兴的东西并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这样也就无法评价公司的价值,巴菲特认为公司的现金流量应该是 (1)公司净利润+(2)折旧费用,折耗费用,摊销费用和某些其他现金费用-(3)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均资本化开支。
第三点的判断比较重要,这里设计到一个关键词语“能力圈”,巴菲特只坚持做自己了解的企业。为什么呢?前面已经说过,提高计算内在价值的准确性!只有自己了解的企业,我们才有能力准确的判断(3)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均资本化开支。这个是基于我们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分析水品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下面举例来估计巴菲特的计算过程,更多过程有待思考和研究。因为企业关于(3)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均资本化开支。我无法具体判断,所以用企业的净利润代替!就是假设折旧费用和真实的发生费用相等,就是前面的费用(2)和费用(3)相当。巴菲特在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
以下资料来源于《沃伦巴菲特之路》罗伯特著,有修改
未来现金流量预测:1988年现金流量为8.28亿美金,1988年后的10年间,以15%的速度增长(前7年实际为17.8%),正是优秀的企业性质,保证了现金流量的稳定,到第10年,现金流量为33.49亿美金。从1988年后的11年起,净现金流增加为5%.
贴现率:以1988年的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9%为标准。贴现率是个会变动的数据。
估值结果:
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金。
如果假设现金流量以5%的速度持续增长,内在价值依然有207亿美金(8.28亿美金除以9%-5%),
比1998年巴菲特买入时可口可乐股票市值148亿美金还要高很多!这里使用的公式和前面10年后使用的公司相同,为现金流量现值=持有期末现金现值/k-g,k为贴现率,g为增长率,该公式在k小于g时候使用。
下面对k大于g的计算进行说明,也就是增长率为15%的前10年的计算过程。11年后的计算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
预期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估计稳定现金流 9.52 10.95 12.59 14.48 16.65 19.15 22.02 25.33 29.13 33.5
复利现值系数 0.917 0.842 0.772 0.708 0.650 0.596 0.547 0.502 0.46 0.422
年现金流量现值 8.74 9.22 9.72 10.26 10.82 11.42 12.05 12.71 13.41 14.15
现金流量总量为 112.5 亿
10年后的现金流量总量为 第11年现金流量为35.17亿
35.17/9%-5%=879.30亿,为折现到10年底的现值。折合为现值879.30/0.4224=371.43亿
得出内在价值为483.9亿,区间为207亿到483.9亿之间!
复利现值系数可以查表也可以自己计算,本例中 第一年为1/1.09,第2年为1/1.09*1.09以此内推! 巴菲特炒股方法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精髓该如何理解呢

   实践出真知,只有你的实践加上你的学习再加上你的领悟能力才可能成功。
股神第一次投资股市与我们大多数股民一样,听说这个好就说服姐姐把所有零钱拿出来买了股票,可刚入手就跌了,他拼命补,刚够本就跑了,可却是一路飞涨,他再追去又跌了。。。。。。
你说每个人都选有价值的,又有几个人懂真正的价值呢
茅台,谁不知道曾经3元多,谁认识到这是价值了国航也曾3元左右,又有谁认识到了,可能这些股有庄家炒作的成分,可好多人在低位买入后大多都在不到一半的时候就跑了。
我们不能和现在的股神比了,他已是大庄家,要比也要比重前的他 巴菲特的炒股名言,

   找度娘,一搜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