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经济

业界

积极执行集采的民企(效率更高

时间:2021-09-11 16:55

  什么叫做集采,集中采购,为什么能够集中采购竞标,因为能生产的厂家很多,为什么能够生产的厂家很多,因为大部分都是等外国的专利过期,做仿制药。要是真的是创新药,蝎子粑粑独一份,会沦落到被集采的范畴么?

  医药医疗器械的暴利很大程度上源于专攻仿制药,按国外进口价卖,各大药企坐庄维持价格,利润率50%-100%不满足,要100%-1000%才满足。

  然而从人口趋势上来讲,老年人越来越多,越来越长寿,老年人把持着社会财富,医药医疗器械的需求只会越来越旺盛,社会医保显然是不能够够承受这样负担的,所以才会有了集采。把药企的利润率降到10%-50%,然后整个医药医疗版块高成长的逻辑就崩了。

  但是需求并没有改变。以前有钱有想法,就可以办厂暴利,天价销售,垄断销售,现在都不好走了。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满足集采需求,回馈社会,只要。。存在一天,企业就算亏损也不会倒闭,挤压小厂份额,虽然短期影响股价,但是一旦合作良好,企业进一步的削减冗余开支,集采的规模效应就能够突现出来。另一条路就是赌创新药,但我认为按照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特质而言,有格局有情怀的企业主还是少的,别说十年没有产出,一年没有产出,老板都得急疯了。估计大多数还是喜欢仿制药,或者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修饰。

  整体上是我能够想到的,医疗医药和消费是常青树,科技和金融是这次的主线(新能源,大飞机,芯片。更加开放,促科技:金控。)

  因为相对于消费降级,医疗医药是必需品,更加适合布局。

  所以我认为,(不一定对)选股一样有两个思路,选与。。合作良好,积极执行集采的民企(效率更高,好降低成本)。

  二选研发经费超高,具有先发优势的龙头(懂得都懂)或者赌那种研发新药可能成功的人。

  消费要选奢侈品,大众用品涨价,买的人就少了,品牌价值在低价面前没有任何价值(至少酱油只要喝不死人,我肯定买便宜的不卖贵的,对,我就是尝不出有啥区别。但是牛奶只要能证明比别人更安全,就有价值)

  策略上还是主观临界点低买高卖。标的是医疗ETF。也就是相对于一口气右侧信号进十分之一的仓位,我还是更喜欢主观临界点一笔一笔的进十笔。孰优孰劣,不好说,但是高手都说,要追涨杀跌,等右侧信号确认预期再做。但是终究在于我右侧做没怎么吃过大肉,鱼刺倒是吃了不少,信心不足。主观临界点虽然收益率不高,但胜在仓位庞大,反而有不少盈利(只做ETF,因为个股容易暴雷,但板块不会,撑死了行业逻辑变化,但是我只做相对低估值)

  由于判断临界点,加整体市场回暖,所以一次性进两笔1%。没有大幅价格变动前,应该就不会动了。医疗医药会反弹,但还会跌下来,慢慢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