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指出,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参与科创板股票发行交易,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
致同上海分所负责人、审计合伙人吴迎认为,这些举措是中国金融开放的一部分,有利于进一步提振外资机构参与中国金融领域开放的信心。同时,在当前时点推出这一政策,既能够促进科创板自身体制改革,也会为境内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良性竞争。
致同审计合伙人倪军则表示,这些政策的落地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落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境外机构通过人民币交易也会给科创板带来更多流动性,提升科创板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虽然上半年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但近期受中外多轮政策影响,中概股整体持续走弱。与之相对的是,今年上半年A股和港股上市极为活跃,上市家数和募资金额大幅增长。
吴迎分析称,基于中美关系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概股回归将是一个趋势。吴迎指出,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发展最好、恢复最快的是中国。经济的繁荣地带在向亚洲、向中国靠拢,这必然会影响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决策。一些中概股在香港市场上表现良好,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投资人对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有了更全面的理解,相信未来包括中小市值在内的中概股回归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趋势。
此外,科创板的推出及注册制的推行,带来监管理念的改变,相关企业、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纷纷转型应对。
在吴迎看来,近年来,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为第三方服务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证券法》带来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对专业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务所的角度而言,未来将由人员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而倪军表示,传统的审计手段跟不上现在的形势,需要借助数字化的工具,共同应对数字化挑战。在国际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事务所发展的必经之路。
- 上一篇:技术上指数连续上涨之后回调
- 下一篇:耐心等待新主流热点